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09/12/4 17:26:04
摘要:处方生白头翁根不问多少。功能主治小儿阴(疒颓)。用法用量捣之。随病处以敷之。1宿当作疮,20日愈。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查看全文 [ 79字 ]
【关键词】二芽汤;回乳外敷方;回乳笔者自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治疗要求回乳病人92例,采用二芽汤内服及回乳外敷方外敷乳房,临床效佳,现特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乳妇因各种原因要求断乳者92例,其中初产妇69例,经产妇23例,年龄21~40岁。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9例,曾用西药乙烯雌酚回乳效差。 12方法患者皆服用二芽汤(炒麦芽、炒谷芽各80g),每日
硬疼痛。滑石丸方滑石(碎)泽兰(各二钱)粉霜(一钱)续随子(去皮半两)上四味,捣研为末,白面糊和丸,如绿豆大。五岁以下,每服五丸,五岁以上七丸。豆蔻酒下,空心临卧服。治小儿阴偏大。白头翁根敷方上取生白头翁根捣,随偏肿处敷一宿,当作疮,二十日愈。治小儿阴。苋菜根敷方上取苋菜根,捣碎敷之,立瘥。马鞭草敷,亦佳。治小儿阴核气结肿大,或偏肿疼痛。漆燕散方漆燕(一枚入瓦瓶子内用盐泥固济阴干炭火烧令通赤为度放
论曰月蚀疮小儿多有之,盖由嗜甘肥,营卫不清,风湿毒热之气,蕴蓄腑脏,其疮多生于两月晦治月蚀疮。多在两耳上,及窍傍,随月盈虚,水银膏涂敷方水银(一分)胡粉(研)黄连(去须为末)松脂(各半两)猪脂(四两)上五味,先熬脂令沸,下松脂诸药末,水银搅令匀,瓷合盛,先以盐汤洗疮,涂敷日三五度。又方虎头骨(末)猪脂(各二两)上二味,和调如糊,先用盐汤洗疮,涂敷疮上,日三五度。治月蚀疮,甘草散涂敷方甘草(末)青蛙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传统汤药及西药柳氮磺吡啶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组、加味白头翁汤汤药组及西药柳氮磺吡啶组,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结肠黏膜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加味白头翁配方颗粒和汤药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均优于西药柳氮磺吡啶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与西药的不良反应
中焦阳气更虚,出现气短乏力,肢体沉重,自汗盗汗,脉大而虚,黄芪建中汤主之。用黄芪为主药,显然是着眼于升脾阳,益中气。这一治法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脾阳振奋,中气得以建立,则运化正常,水谷的精微敷布,营卫运行通畅,生机因而旺盛。这样,就可以扭转病势,促使疾病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并趋向痊愈。建立中气,促使生机旺盛这一思想,从本书对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可以看的出来。例如虚寒性肺痿病吐清稀痰沫,量多,不咳
铁箍散(吴丹垣)阳疮肿疡,根脚散漫。五倍子(一两,微炒)生大黄(四钱)秋芙蓉叶(六钱)醋一盅入杓内熬滚,投药末搅匀敷患上留顶,以纸盖之,干则以醋扫之。一方照原方加寒食面五钱。阴疽以及皮色不变,漫肿无头者不可敷。如意金黄散(《正宗》)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注,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香港脚,妇女乳痈,小儿丹毒。凡外科一切诸般顽恶肿毒,随手用之,无不应效,诚为疮家良便
【摘要】目的通过古籍及家传古法自制敷贴配方,以首创辨证施贴方法且十次为1个疗程的三伏贴疗程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比较与一般敷贴疗程的疗效。方法1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传统三次治疗45例为第一组,十次主穴敷贴治疗56例为第二组,十次辨证施贴治疗63例为第三组。第一组仅初伏、中伏及末伏三天敷贴治疗;第二组为两天一次连续敷贴十次治疗;第三组与第二组同十次治疗疗程外,并进行个体辨证施贴,每次敷贴4~6h,敷
气味苦温,无毒,主治温疟,狂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腹痛,疗金疮。(白头翁高山田野处处有之,正月生苗,叶如杏叶,上有细白毛,茎头着花紫色,如木槿花,近根有白茸,根紫色深,如蔓菁,其苗有风则静,无风而摇,与赤箭,独活同也。陶隐居曰∶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寇宗曰∶白头翁生河南洛阳界,于新安山野中,屡尝见之。山中人卖白头翁丸,言服之寿考。不失古人命名之义。)白头翁,无风而摇者,禀东
白头翁,别名:白头公、老头花、野丈人、奈何草、大将军草、胡王使者。毛良科多年生草本。本株及根头密植披白色长柔毛,似一位白头翁,故称“白头翁。药用根部。春秋挖采,去茎叶须根,保留根头白色绒毛,去净泥土,晒干。味苦涩,性寒。功效:清血解毒,凉血止痢。1.尿路感染:白头翁、马齿苋各30克,桉树叶、栀子、生地各15克,川牛膝、竹叶、木通、赤芍各12克,乌梅18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2
作者:王蒨,鹿燕敏,薛小平,刘洪斌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白头翁始载于《本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阴痒带下,瘰疬,痈肿,秃疮等[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皂苷类成分,白头翁皂苷B4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含量也较高。故本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对白头翁
误伤。毒热方炽。通导而泄其气可也。苟救目前痛楚本非凡火烧慎勿以冷水淋之。火疮得冷。热气更深。转入骨。坏人筋骨难瘥。初被火烧。急向火水和方治汤火药大黄黄芩黄柏黄连知母贝母乳香没药轻粉甘草密陀僧山栀子上碾腊鼠膏(出圣济总录)治汤火疮。除热灭瘢。腊鼠(大鼠连毛一枚)研丹(研半两)琥珀(研半两)乳香(研)芦荟(研)石螺壳车螯猪脂各四两。密封。沉于井治中热油及火烧除痛(出本草)以枫柳白皮。烧为末敷之。兼治灸
(附论)夫疮疥之为病。虽苦不害人。然而至难可者多矣。素问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多由心气一。水浸淫。治之内当理心血。祛散风热。外则加以敷洗。理无不愈。字书、以疥有介守之义。言疥虽微小。然守形体而难治也。是以疥有五名。皆因风气邪气客根或方神仙疥药硫黄(六两)雄黄(三两)雌黄(三两)天仙子(三两)芫青(二两)红娘(二两)寒水石(三两)大黄(三两)斑蝥毒(八两)川乌(八两)藜芦(一两)汁。搽鼻间立效。
(附论)凡蠼虫尿人影着处。便令人病疮。其状身中忽有处痛如芒刺。亦如刺虫所螫。后起细。作聚如茱萸子状。四边赤。中央有白脓如黍粟。亦令人皮肉急。举身恶寒壮热。剧者连此疾腹方白善方疗蠼尿。用鸡子和白善敷之。浸淫为广。以大蒜磨研书墨。涂之。赤小豆散(出千金方)治蠼尿疮。及诸恶疮。用槐白皮半斤切。以苦酒二升渍半日。刮去疮处以洗。日五六次。仍以赤小豆为末。用苦酒甘草敷方治蠼尿疮。用甘草一两为末。韭汁调。敷之
(附论)凡蜘蛛、蜈蚣所伤。轻者肿疼痛。甚则溃而成疮。自非外以药涂敷。内以药疏导。未易得方四神膏治蜘蛛咬痛。皂荚芜荑雄黄青盐上等分为末和匀。蜜调涂咬处。频易甚效。枣叶散治蜘蛛作疮。枣叶柏叶(各五月五日采阴干)生铁衣晚蚕砂上各等分捣散。以生麻油和如泥。先灸枣柏膏(出圣惠方)治蜘蛛咬生疮。诸治不瘥。枣叶柏叶晚蚕砂上等分。捣为末。以生油和如泥。先炙咬处。复用叶涂之良。芜荑散(出圣惠方)治蜘蛛咬。遍身成疮。
【摘要】目的评价手用ProTaper预备后牙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患有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后牙9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用手用ProTaper多锥度镍钛旋转器械逐步伸入法预备根管,对照组用K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两组均用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后牙根管预备效果。结果试验组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且根管壁平滑流畅,无器械折断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
白头翁 白头翁 RadixPulsatillaeChinensis (英) ChinesePulsaiillaRoot 别名 毛姑杂花、老公花、大将军草。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ge.)Regel 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基生叶4~5,3全裂,中央裂片通常有柄,3深裂,侧生裂片较小,裂片倒卵形,先端常
《隐居效方》,治羊疽疮,有虫痒。附子八分,藜芦二分,末敷之,虫自然出。葛氏,疗奶发,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比灸其上百壮。又方,熬粢粉令黑,鸡子白和之,涂练上以贴痈,小穿练上,作小口泄毒瓦斯,燥易之,神秘。又方,釜底土捣以鸡子中黄和涂之,加少豉,弥良。又方,捣黄柏末,筛鸡子白和,浓涂之,干复易,瘥。又方,烧鹿角,捣末,以苦酒和,涂之,佳。又方,于石上水磨鹿角,取浊汁,涂痈上,干复易,随手消。又方,末半夏
肥老腊肉捣烂,加指甲末、象牙末各少许,拌匀敷之即出。又方∶山中牛屎上所出蕈菰,晒干为末,蜜调敷之自出。又方∶用米作寒食饧,敷上,痛止而痒,即出。又方∶巴豆(半粒)蜣螂(一个)同捣烂涂,痒极即出。若锡弹伤入肉内,用水银灌入伤口,锡弹自化。《救伤秘旨》
中草药热敷治疗肺癌,是在中草药外治肺癌方剂的基础上,经本人多年努力学习、研究,多次筛选,科学运用祖国中医药理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治疗肺癌方法。中草药、热敷、肺癌《难经》云:“肺之积,名日息贲……令人洒息寒热、咳嗽,发肺壅。”《素问·奇病论》云:“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病名日息积。”《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详细记载了晚期肺癌发热、胸痛引肩背、恶液质的症状,指出“大骨枯槁,大
在常规治疗如应用皮质激素[1]、奥沙拉秦、硫唑嘌呤、止血、输液等基础上辅以加减白头翁汤,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均为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15~57岁,平均41.3岁。病程4年39例,4~10年25例,10年16例。根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IBS)研讨会议(太原)制定的诊断标准[
药物组成:壁虎6个,辰砂6g。 功能:化痰通络止痛。 主治:各种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焙干研成粉,用时取适量,撒于患处,外用强力麝香膏固定,隔日换药1次,1个月为1疗程。 (5)鹅透外敷方 药物组成:鹅不食草、透骨草各2.5kg,水泽兰5kg,生川乌、生草乌、生马钱子各075k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增生性脊柱炎。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取60g加水至200m
象皮粉1g,蜂蜜300ml,冷开水100ml,三者混合搅匀后备用。 功效: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湿热型骨痹。 用法:将黄药涂于发炎关节表面,每2小时1次。用药期间患部禁止过多活动,禁入冷水。 (3)当归散 药物组成:防风、当归、藁本、独活、荆芥穗、牡荆叶各30g。上药为粗末,盐120g同炒热,袋盛熨之,冷则易。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痛风。 用法:热敷患处。作者:不明
,松香6g。 功效:软坚散结,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骨关节炎。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将药物加白酒拌湿,文火炒热,先熨患处半小时,凉后加酒再炒热,反复敷患处。每剂敷7~8小时,每天1次,每剂可取渣敷用2~3次。 (2)铁末热敷方: 取钢铁末1500g,陈醋100ml。将醋倒入铁末内拌匀装布袋,用手反复搓揉布袋,使铁末发热,毛巾裹之,热敷患处,1次6小时,每天1次,连续7天。每次都换新
用法:炒热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 (2)增生热敷粉 药物组成:红花、桃仁、松香各6g,当归、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乌、羌活、独活各9g,白芥子、冰片各3g,细辛、牙皂各4.5g,樟脑15g。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炒,热熨患处,凉后继续加热,每次7~8小时,每天1次。 (3)食盐热敷方 药物组成:食盐
白头翁伪品——星色草(Xingsecao) [来源]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植物白鼓丁Polycarpaeacorymbosa(L.)Lam.的干燥全草。 [性状] 根类圆锥形,表面浅棕黄色。茎圆柱状,长10-30cm,直径1-2mm,近基部有密生的叶片和托叶,上部二歧分枝,表面被白色绒毛。叶对生或轮生,叶片狭线形,长7-20mm,宽1m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棕色,两
[成分来源]毛莨科植物毛莨RanunculusjaponicusThunb.全草[2]^b石龙芮R.sceleratusL.^c全草[3]^b打破碗花花Ane,onehupehensisLem.^c根[4]^b白头翁Pulsatillachinesis(Bge.)Reg.^c根[5]^b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c根[6]^a毛莨科植物^bHelleborusorie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伤寒论》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白头翁汤方】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医宗金鉴》注曰︰三阴俱有下利证,自利不渴属太阴,自利渴属少阴。惟厥阴下利,属寒者厥而不渴,下利清谷;属热者消渴,下利后重,便利脓血。此热利下重,乃郁热奔逼广肠、魄门重滞难出。初痢用此法以寒治热,久痢则宜用乌梅丸,随所利而从治之,调其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00例,均经电子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其中男86例,女114例,年龄22~70岁,病程2个月~25年。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次数多且带粘液。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组成 黄芪20g,毛冬青30g,苦参15g,茯苓15g,黄连12g,火炭母15g,白头翁15g,黄芩15g,白芨15g,牛膝15
白头翁混淆品——委陵菜(Weilingcai) [来源] 蔷薇科(Rosaceae)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Ser.的全草。 [性状] 根圆柱形或类圆锥形,略弯曲,有的有分支,长5-17cm,直径5-10mm,表面暗棕色,有纵皱纹,粗皮易剥落,根头部稍膨大;质硬,易折,断面皮部薄,暗棕色,常与木部分离,射线明显。叶基生,单数羽状复叶,有柄;小叶狭长椭圆形,边缘羽状
此热利下重乃火郁湿蒸,秽气奔迫广肠魄门,重滞而难出。内经云:暴注下迫者是矣,若以白头翁寒而苦辛,臣以秦皮寒而苦濇,寒能胜热,苦能燥湿,辛以散火之郁,濇以收下重之利也,佐黄连清上焦之火,则渴可止,使黄蘗泻下焦之热,则利自除也,治厥阴热利有二,初利用此方,以苦燥之,以辛散之,以濇固之,是谓以寒治热之法,久利则用乌梅丸之酸以收火,佐以苦寒杂以温补,是谓逆之从之,随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作者:吴谦
中药名称白头翁拼音名Baitouweng英文名RADICPULSATILLAE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he.)Regel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 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皮部易脱落,露出黄色的木部,有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
药,《中国药典》规定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商品分为“北柴胡”和“南柴胡”。笔者近来发现在商品“南柴胡”饮片中掺有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ˉsatillachinensis(Bge.)Reg.的干燥根除去密生白色长绒毛的根头后加工成的饮片。本文将二者的性状及理化鉴别比较如下。 1性状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23卷第2期中国研究者优选白头翁的最佳醇提工艺。研究者以测定白头翁中皂苷B4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白头翁皂苷提取的影响。结果发现白头翁的最佳醇提工艺为75%乙醇,提取3次,浸提时间3h。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本工艺可为提取白头翁生产工艺作参考。作者:
白头翁(三钱)、甘草(二钱)、阿胶(三钱)、青皮(三钱)、黄连(三钱)、黄柏(三钱)清风火,平肝治痢。作者:唐宗海
白头翁(Baitouweng)RadixPulsatillae [来源] 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ge.)Reg.的干燥根。 [性状] 类圆柱状,向下渐细,稍扭曲,长5-15cm,直径4-10mm。外皮灰棕或者黄棕色,多已脱落,残存者也极易剥落;不带外皮的表面黄棕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或纵沟。根中部有时有2-3条支根,支
症,破坏管壁,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支气管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可有间断性咯血,经常合并肺部感染。白头翁,性味苦寒,归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大肠湿热所引起的痢疾下血、痔疮便血及阴痒、带下等症。笔者参考白头翁治疗咯血的民间验方,根据个人多年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甚佳。举例介绍如下。 1典型病例患者,女,28岁,
受于风湿。邪毒与气攻而非方乌膏(出圣惠方)治诸恶疮。雄黄(细研)雌黄(细研)芎升麻乌头防己竹灰黄连(去须)黄柏水银(豆(二十枚去上。先取炼了真珠末三钱。干敷讫。以赤石水调膏治一切恶疮肿毒疼痛。黄连黄柏黄芩郁金大黄栀子白芥子乌鱼骨地龙白僵蚕密陀僧白芨(江箔纸连翘饮(出危氏方)治诸恶疮红赤。痛痒不定。心烦口干。及妇人血风、红斑。圆点开烂成汁。当归荆芥黄芩粉草木通生干地黄栝蒌根麦门冬瞿麦连翘赤芍药防煎
。雄黄(研)麝香(研)干姜(炮为末各半两)巴豆(一分去皮膜心出尽油研)上和匀。每服椒黄敷方(出十便良方)治一切毒蛇咬。迷闷。闭口椒(一两为末)苍耳苗(五两为末)生姜汁(二合)硫黄(半两为末)上相和。敷之。椒香方(出圣惠方)治毒蛇咬。毒瓦斯攻心腹闷乱方。豉(四两)椒(去目)薰陆香(各三两)白矾(炒灰二两)上以相和烂捣。以唾调敷伤处。牛角散治蛇螫人窍出血。凡蛇疮未愈。禁热食。犯此便发。治根据初螫法。
【摘要】目的观察几种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方案的疗效及经济学意义。方法185例胃镜证实诊断的患者,经胃窦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均呈阳性者定为Hp感染,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14C-UBT,阴性则定为Hp根除;回顾性的把这些患者分为A、B、C、D、E、F六个治疗方案组,A组(n=49,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bid,疗程7天)
【摘要】目的总结前牙喇叭口状残根的修复方法。方法对77个前牙呈喇叭口状残根用复合树脂重塑根管,纤维桩加复合树脂形成桩、核,金瓷冠或全瓷冠修复。结果经过2~4年临床观察,成功70例(90.91%),失败7例(9.09%)。结论呈喇叭口状前牙残根,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基础上,用复合树脂重塑根管,纤维桩加复合树脂构建桩核后冠修复是恢复残根生理功能的有效方法。Restorationofflaredrootc
夫伤寒干呕者。此为热气在脾胃也。或发汗解后。胃中不和。尚有蓄热。热气上熏。则心下痞结。故干呕也。治伤寒。干呕烦热。不纳饮食。宜服葛根散方。葛根(一两锉)甘草(三分炙微赤锉)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白术(一两)黄(三分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频服。治伤寒。干呕烦闷。小便不利。宜服木通散方。木通(半两锉)芦根(一两锉)陈橘皮(一分汤
法。麸皮。糯米粉。二合。牡蛎。龙骨。二两。上共为极细末。以疏绢包裹。周身扑之。其汗自止。免致亡阳而死。亦良法也。产宝。粳米散。疗产后汗不止。牡蛎三两。附子一两。炮。白粳米粉三升。上为散。搅令匀。汗出敷之。案此亦扑粉之一方也。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玉函。千金翼。者下。有可与二字。程本。张本。作小青龙汤发之。)〔柯〕寒有重轻。伤之重者。脉阴阳俱紧而身疼。伤之
(附论)夫癣之字从鲜。言发于微鲜。纵而弗治。则浸淫滋蔓。其病得之风湿客于腠理。搏于气血。起者为风痒之牛皮凡着方漏芦膏(出圣济总录)治一切癣。漏芦地榆附子(去皮脐)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一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藜芦(去斤)上细再下油并丁香散(出圣济总录)治一切癣。涂漏芦膏后。宜敷此药。丁香(捣末)虾蟆灰(各一两)麝香(研一分)五倍子(捣末)白矾(熬令汁枯研)腻粉(又方(出危氏方)治遍身皮癣。以雄黄
一方∶寒水石、石膏、黄柏、甘草为末,芭蕉汁调敷。一方∶大黄、朴硝、土蜂窝为末,水调敷。一方∶伏龙肝(一钱)、豆豉(五分)为末,麻油调敷。一方∶赤豆为末,鸡蛋清调敷。一方∶慎火草捣烂敷,干则易,鲜者佳。(慎火草一名挂壁青,人家多栽于房上,则隔火。)《古今医统大全》明徐春甫公元1556年
白芥子(一两研末)朱砂(二钱)雄黄(三钱)麝香(三分)牙硝(二钱)上药用老姜汁调涂。《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公元1805年
炙乳没海螵蛸赤石脂各等分研末。和黄蜡化开。作饼敷之。扎好。《外科传薪集》清马培之公元1912-1949年
论曰疮生恶肉,久则反出于疮外,故谓之反花疮,其初如饭粒,破之血出,余毒尚炽,恶肉随生,根深而脓溃,此皆风热毒瓦斯之所作也。治反花疮。甘草涂敷方甘草(半生半熟)矾锻石人中白密陀僧(各半两)上四味,并捣罗为末,入童子小便半盏,以微灰火熬,用竹篦搅成膏,取涂疮上,日三五次。治反花疮。胭脂涂敷方胭脂(一两)胡粉(一两半)上二味相和,研令匀,先以盐汤洗疮,净帛干,用药敷之,日三五次。治反花疮久不瘥方鹁鸽粪(
【摘要】目的通过改进传统根管治疗方法,提高牙髓炎、根尖周炎的有效治愈率。方法采用根管充填治疗前导入塑化液进行治疗的方法,针对多根管后牙及扩管不理想的后牙进行有效治疗。结果经过1个月和6个月后随访,根据X线片复查,患牙愈合率达到82.9%,较以往传统根管充填法相比成功率明显提高了。结论根管充填前导入塑化液进行根管治疗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牙髓炎;根尖周炎;根管治疗;塑化充填 根管治疗术是当
)黄芩防风(各三钱)水煎服,一剂痛减半,两剂痛全减,三剂疮口全愈,此至圣至神之方也。又方哈蜊壳火研细,麻油调如稀糊,以鹅翎扫上如冰,至重者二三遍全好,疤痕全无。忌酒,如吃酒必作痒,抓破有痕。又方用煮熟鸡蛋黄炒出油来,调竹蛀虫屑搽之。火疮疼不可忍。生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白芨(各等分)研细末,麻油调搽又方先用好酒洗之,再以盐敷,则护肉不坏,如皮塌者,以酒熬牛皮胶敷之,如遍体伤者,用好酒满浸,温则易之,可
【关键词】Review颈椎椎弓根钉置钉方法颈椎由于创伤、肿瘤切除、畸形矫正等原因造成颈椎不稳定,需要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既往使用侧块螺钉固定、钢丝脊突间固定、钩型钢板固定等固定技术,以上方法均固定颈椎的前柱加中柱或后柱,术后需要加用外固定才能保持其稳定性。1994年Abumi[1]、Jeanneret[2]等分别报道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颈椎损伤,由于其符合三柱固定原理,因此稳定性高,所需固
经膏四药又减之言方桃白散。(出圣惠方)桃白皮(三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三十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成膏)桂心(再服。蝉花散(出卫生家宝方)治夏月犬伤。及诸般损伤。蛆虫极盛、臭恶不可近之者。蛇蜕皮(一两用火烧存性研为末)蝉壳(半两)青黛(半两)华阴细辛(三钱半)上为细末水。蝇子韭根散(出圣惠方)治犬咬人。疼痛不止方。豉(一合)雄鼠粪(一两)杏仁韭根(各一两)上件药相和。烂研敷被咬处良。金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