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0/2/24 12:46:43
摘要:土壤是地壳表面未固结的物质的最表层,在一定期间连续受母质、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气候条件,高等植物和土壤生物以及地形等的综合影响。此外,从作为陆生植物生长基地的作用来看,土壤是地壳表面未固结物质中植物根现在伸长的层次,或植物根能够伸长的部分。当非固结物质主要由矿物质构成时,则在上述成土因子(soilformationfactor)的影响下,地表面便平行地出现性质不同的土壤层次,由上至下区分为A层、B层、C层。根据这些层次的性状,分出灰壤、黑钙土和棕色森林土等土类(soiltype)。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构成,固相由矿物颗粒群和有机物构成,固相间的孔隙则由液相(土壤水)和气相(土壤空气)所占据。
查看全文 [ 301字 ]
耕地是农业生产之基。目前,一些区域土壤地力下降,酸化、污染等障碍性问题十分突出。这不仅影响我国耕地质量状况,还势必影响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用好地、养好地,保持耕地质量的稳定,实现有限的耕地资源持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土壤调理剂作为土壤改良技术的物化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日前,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等单位主办的首届土壤调理剂产业发展和安全使用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
硫酸盐还原菌(SRB)广泛存在于土壤、海水、污水等缺氧和局部缺氧环境中,我国大多数土壤中都含有不同浓度的硫酸盐还原菌。全国土壤腐蚀试验站网长期试验结果表明,70%以上试验站存在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现象。加拿大2000km以上管线腐蚀调查表明,微生物腐蚀约占地下管线总腐蚀发生量的60%以上。因此,国内外对硫酸盐还原菌腐蚀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有关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研究大部分是在水溶液介质中进行的,涉及土壤微
土壤是中药材生长的基础和场所,其环境质量是中药材GAP生产的先决条件。现代中药材生产必须充分重视地理环境、农业生态条件对产量品质的综合影响,以中药材GAP为核心指导,走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道路,以确保中药材质量的平衡稳定。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是土壤和作物污染程度的硬性指标,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质、土壤、植被、工农业结构各生态因子及其相关因素,其中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
“不治土壤疾病,哪来舌尖安全”,“水和土壤污染比空气污染更值得关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召开。今年,土壤污染依然是代表和委员们关心和热议的焦点之一。热点的聚焦是现实的折射。我国农业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已成农业发展的束缚,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环境破坏不仅致使农产品从源头上隐匿了安全危机,也令公众对“舌尖安全”更为惶恐。哪些环境因素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环境
植模式,充分调动起土壤微生物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发展新型的无废弃物农业。”那么,土壤微生物究竟是什么?它跟土壤的健康有怎样的关系?它又和农业生产和发展有着怎样的联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本报记者吴佩土壤也有生命,微生物正是土壤生命的体现者“土壤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它跟人类一样,也会生病和衰亡。而微生物正是土壤生命的体现者。”长期从事微生物研究的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
6月27日至29日,傅伯杰院士负责的“土壤与土壤生物学发展战略研究”第四次研讨会暨“土壤生物学发展战略研究”第二次研讨会在陕西杨凌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全国大专院校从事土壤和土壤生物学研究的30余位专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新闻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土壤与
土壤生态环境是神圣又神秘的,也是奥妙的、变化无穷的,自其形成,便占据了重要位置,影响和支配着大自然的运动。土壤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储存着大量的二氧化碳,调节着气候,使人类有足够的食物、生活资料以及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维系着整个生态世界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然而,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土壤生态环境到了不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我们
“珠三角28%土壤重金属超标,重金属元素异常主要分布于广州-佛山及其周边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佛山南海、新会、白云区比较重。”昨日(7月11日),广东选出的1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在粤分成4组,调研土壤污染治理、民生保障均等化、中小微企业发展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等4个议题,会议上,相关两个调研报告首度披露了广东珠三角的土壤污染现状。在现场,代表们不停追问土壤污染现状和治理情况。广东省环保厅透露,今年牵头组织
【摘要】目的新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为了解新疆某矿区土壤中十种元素的污染情况,对该矿区进行土壤分析调查。设立5个采样点10份样品,对镉、铬、铅、铜、锌、锰、钴、镍、氟、硫十个元素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内梅罗﹙Nemerow﹚单因子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是Ni、Cd、Cu污染严重(P综>3)的地区,Pb、Mn、Co、F为中度(2<P综≤3)污染,而Cr、Zn污染不明显。结论建议该
土壤环境恶化是药用植物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根和根茎类药材“忌”连作。如地黄连作病毒病严重,药材减产,同一块地在8~10年左右不能重栽。老参地通常几十年不能重栽等。多数中药材随栽培年龄的增加或栽培地的连作,植株生育不良,品质和产量均大幅度下降。 药用植物栽培中土壤环境恶化表现 土壤养分缺乏不同植物吸收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各不相同,根系深浅与吸收水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长期种植
公里推算,约有16余万平方公里的表层土壤已处于中度及以上的污染水平。 这种威胁不只停留在数据上,近年来“镉大米”、“稀土茶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频频被曝光,更让人们感受到土壤污染的步步紧逼。 为土“疗伤”三类方法各有利弊 上海市环科院固废与土壤环境研究所朱江博士介绍,为土“疗伤”,目前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3类方法,各有其利弊。 物理修复目前“流行”的做法有两种:“气相抽提”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步伐,粗放的环境安全管理模式、无序的工业废水排放或泄漏及矿渣的堆放,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西方国家对此有深刻的教训。在防治土壤污染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外来污染物对农用土壤造成污染的环境危机,出现一系列土壤污染事件,对人类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和威胁。面对危机,世
的各项调查数据中,有关耕地污染的数据最受关注。《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调查显示,西南和中南地区是我国有色金
我们脚下的土壤正在飞速损耗,各路科学家想方设法填补日益增大的土壤空缺,各出高招合成“人造土壤”,甚至已经造出了“太空土壤”。 土壤流失严重地球日益瘦弱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母亲的肌肤,全球97%的食品供应依赖优良而肥沃的表层土。如果没有它,公园和花园会看起来“暗淡无光”,而绝不是现在的“花枝招展”。我们担心,现在土壤也将赫然列于地球将被消耗殆尽资源的长长名单中,我们也担心,在我们有生之年,
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部、经贸委推出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GoodAgriculturalPractice)对中药材的栽培环境、土壤的质量、栽培条件、病虫害生物防治与农药残留量的控制、施肥的种类与重金属含量的控制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GAP基地的土壤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本文报道巴戟天、广佛手和广藿香三种中药材国家CAP基地土壤质量状况的初步调查,
年来“镉大米”“毒生姜”“癌症村”“砷中毒”等严重土壤污染事件的发生和突发性环境公共事件的曝光,使得土壤污染防治真正引起社会公众的重视。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工作,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及标准体系,确保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有法可依。土壤污染是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包括
“现在大家都记住了APEC蓝。雾霾大,风吹一下就能消散;水体污染了,随着流动,或者把住源头,注意治理,几年十几年也能变好,国内外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是一但土壤被污染了,那就是天长地久的,可不是那么简单能恢复的。”在11日举行的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论坛上,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的一席话,向人们敲起了警钟。今年是第68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土壤年”。为了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土壤在我国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基本
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图为新疆某地的一处农田采用机械回收田地里的塑料残膜。 汪铁锁摄在我国一些重金属排放大省,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对农田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图为湖南省临武县三十六湾被重金属污染的田地。资料图片福建省安溪县最近建立了国内首个乡镇茶园“土壤医院”,“医生”对茶农送来的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据此开出“处方药”,指导施肥和针
为何如今瓜不甜、菜不香、面不筋、果无味?3日在陕西杨凌举办的2009中国土壤保健论坛或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此次论坛由农业科技报社、农林卫视、陕西农村广播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6名专家教授,就土壤污染、科学施肥、土壤保健技术等方面做了专题讲座,共同倡导土壤保健理念,大力推广防治土壤污染新技术,提倡走土壤保健--作物保健--人体保健路子,吸引了甘肃、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农民技术
①②研究人员在河南和吉林收集土壤样品。科研人员针对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东西样带的科研调查,完成了约4000公里草地的土壤和植被采样工作。朱永官(左一)与外国专家畅谈。■本报记者甘晓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农田土壤氮肥利用率不到35%,损失率高达40%~50%,相当于每年损失氮肥500亿元人民币。同时,氮素流失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如水体富营养化。也就是说,传统上用物理灌溉、化学肥
“让农业回归自然,是时候了。11月12日在武汉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再一次聚焦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化肥、农药用量过大,导致土壤板结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并在“农业回归自然上达成高度共识,即“我国农业迫切需要摆脱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重返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构建一种人与
谷庆宝◆市场预期催生大量企业,真正有土壤修复背景的少之又少,技术选择随意盲目◆我国宜采用联合修复技术,同时应提倡绿色修复技术近年来,国家对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越来越重视,陆续出台了土壤污染控制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文件,《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应用指南》也开始征求意见。这给土壤修复产业带来了万亿元的市场想象空间,使市场预期也越发火热。从去年年初到今年一季度15个月内,以“土壤修复”注册的公司达到了1000多家,
“高污染超标率”“万亿级规模市场”“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正贴着这些标签步入联合国首个“国际土壤年”。根据去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更加堪忧。面对土壤污染的严峻局面,国家立法速度明显加快。环保部除了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
“镉大米”事件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我们敲响了土壤污染的警钟。近期,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又联合发布了2005-2013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结果显示,在实际调查面积630万平方公里中,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土壤污染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害”。在土壤污染严重的形势下,相关土肥专家建议,可以通过农艺手段如增加土壤有机质、施用土壤调理
当前化肥的发展新机就是告别以前单纯依靠规模发展的老路,重新开辟新路,土壤修复或许就是肥料未来发展的金矿。土壤修复已以一项工程的高度被重新提出,对我国的肥料行业肯定会震动不小,毕竟这是一个化肥行业增加营收的富矿。初步的设想和规划肯定会吸引那些睿智先行的化肥企业矿工挖到金矿或走在挖矿的路上。现在,我国化肥的有效使用率为35%左右,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是30%左右,农膜残留率高达40%。这也就意味着,65%
一、土壤生物修复工程技术 就土壤来说,目前实际应用的生物修复工程技术有三种: 1.原位处理这种方法是在受污染地区直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不需要将土壤挖出和运输。一般采用土著微生物处理,有时也加入经过驯化和培养的微生物以加速处理。需要用各种工程化措施进行强化,例如,在受污染区钻井,井分为两组,一组是注水井,用来将接种的微生物、水、营养物和电子受体等物质注入土壤中,另一组是抽水井,通过向地面上抽取地
据英国驻华使馆介绍,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尝试发明一种可以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永久去除的土壤,而且成本低廉。 植物、庄稼、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天然地就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它们遍布在周围土壤里的根系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其中。在绝大部分土壤中,这些排放进来的二氧化碳有很大一部分又逸出到大气中,或者是进入了地下水。 但是,在含硅酸钙的土壤(天然含有或经人工含有)中,这个小
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就一般情况而言,造成土壤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 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吨、Cu为340万吨、Pb为500万吨、Mn为1500万吨、Ni为100万吨,造成了各国程度不同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到土壤质别、水质状况、作物生
建立基地者参考。 中药材的生长与发育主要涉及光、温、水和营养等环境因素,中药材规范种植的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是从中药材质量出发,要求生产出质量优良、疗效稳定、无污染的中药材产品。产地环境生态包括气候、土壤、水质、空气等。 1.气候 中药材的生长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气候条件作保障。建立中药材规范化基地的地区,气候基本要素应满足所要种植的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在这种中药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无灾害性气候
■本报见习记者胡璇子记者秦志伟“不治土壤疾病,哪来舌尖安全,“水和土壤污染比空气污染更值得关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召开。今年,土壤污染依然是代表和委员们关心和热议的焦点之一。热点的聚焦是现实的折射。我国农业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已成农业发展的束缚,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环境破坏不仅致使农产品从源头上
这种修复方法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的共存关系,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效率,最终达到彻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很多国家曾饱受重金属污染之苦,如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的痛痛病闻名于世。我国的镉污染也十分严重,曾涉及11个省市的25个地区,如2012年的广西河池市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傅金民、硕士生罗宏基和助理研究员娄燕宏共同发明的“利用草坪草—微生物联合修复镉污
认铍、锑、铊、锆、铬、镉、铅、汞等对生物和人体有毒害作用,被称为污染元素,而锰、钴、铜、钒、硒、钼、铬等在含量过高或形态(如价态)不同时,对生命体体系亦有毒害作用。 中药材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其生长的土壤(植物药),或其食物(动物药),或其形成时的物质(矿物药),其次是工业“三废”排放到土壤、空中,药材被动吸收,以及施肥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肥、化学农药的重金属被药材吸收。 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是影
认铍、锑、铊、锆、铬、镉、铅、汞等对生物和人体有毒害作用,被称为污染元素,而锰、钴、铜、钒、硒、钼、铬等在含量过高或形态(如价态)不同时,对生命体体系亦有毒害作用。 中药材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其生长的土壤(植物药),或其食物(动物药),或其形成时的物质(矿物药),其次是工业“三废”排放到土壤、空中,药材被动吸收,以及施肥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肥、化学农药的重金属被药材吸收。 中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是影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在前不久召开的“2014年中科集团环境保护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雷梅如此感叹。今年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达19.4%,污染形势更令人担忧。随着土壤污染问题的凸显,“土壤修复”这个有些陌生的名词也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今年的政
复和发展趋势,并为重金属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技术、咨询服务的环保高峰论坛。峰会围绕“聚焦重金属防治适应新常态发展”这一主题,对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修复技术、工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现状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逐年上升“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已经对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指出,目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明显,据2010年到2012年对
(一)中草药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中草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矿质营养,主要从土壤中获得。植物体内约有70多种营养元素。其中碳、氢、氧、氮、磷、钾、钙、镁、铁、硫等元素含量较大,称为大量元素。而硼、铂、锌、铜、锰等元素含量甚微,称为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虽然含量多少不一,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在大量元素中,碳、氮、氧可从空气和水中取得,一般可以满足需要。植
干净的土壤才能长出干净的食物。设立土壤污染治理示范点,从源头开始把控农产品品质。然而,“治土”的意义还不仅在于此。为这片地处安徽巢湖北岸的土地寻找修复良药,对饱受农业面源污染之困的巢湖而言,或许才是标本兼治的开始。“刚来园区时,这里的土壤板结得很。你看,现在已经好了很多。”站在一座草莓大棚前,安徽维华果业总经理许维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维华果业是入驻合肥仙临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仙临农业
栽培(对照)的增产率分别为25.6%、13.7%和10%。9月30日,经专家对武鸣县宁武镇桑叶试验点检测,粉垄栽培的桑树亩产鲜叶比对照增加54.81%。粉垄技术是与集粉垄整地、施肥、播种(种植)、盖土一体化功能专用型机械相配套的。随着粉垄技术在不同作物种植试验的陆续展开,粉垄专用机械的改进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2月1日,第二代粉垄专用机械也在南宁公开亮相。新一代粉垄机械不仅动力由50匹马力提
近期的“镉大米”事件,加重了中国公众对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的担忧。记者近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曹心德团队“以废治废”,研发出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这一技术不仅能让土壤“恢复健康”,还能在重金属与农作物之间形成无形的“墙”,有效防止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镉、铅等重金属元素。数据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并且呈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Dawson说,案件让她“不敢外出。那次案件还激发了Dawson对正义的追寻。如今,在位于亚伯丁的詹姆斯·赫顿研究所,她掌管着全球为数不多的致力于法医土壤科学的实验室之一。而在过去十年,Dawson参与了全球70多起案件的取证。她说,在“世界尽头谋杀案发生时,土壤很少被用作证据,而且相关技术“非常初级。但时至今日,土壤证据经常
在浙江绍兴袍江新区,有一家由海归学者创办的年轻企业——绍兴益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短短3年时间里,益壤环保凭借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土壤综合治理专利技术,在绍兴开展了多个土壤污染和调查项目,成为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地医生”。绍兴是我国印染业集中的地区,土壤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地方政府和当地民众对于土壤治理的要求极为迫切。近几年来,在地方环保部门的支持下,益壤科技和旗下的海外环保专家团队开展了多个土壤污染
据环保部门统计,我国约有1/10的耕地被污染,土壤遭重金属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多达200亿元。面对日趋严重的土壤污染,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专家“以毒攻毒”研究出一系列土壤修复的方法,利用细菌、超级植物、纳米矿石等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残留农药进行吸收转移和吸附固定,减少对环境危害。不久前,该所这一研究课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原理研究”获得了江苏省2007年度科技进步奖。 纳米矿石吸附污染物,让重金属
酸性土壤硝化过程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一直是氮循环领域的难点。主要原因是酸性土壤中NH3分子浓度极低(nM),极大地限制了微生物氨氧化。酸性土壤氨氧化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实践的热点问题。据估算,地球30%以上的土壤偏酸性(pH<5.5),而一半以上的酸性土壤属于农业土壤或具有潜在的农业价值,氮肥施用极可能改变土壤氮循环并产生负面的生态环境影响。通过脲酶催化水解产生氨分子进行硝化作用,已被证明是氨氧化细菌适
镉中低污染红壤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示意图近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吴龙华课题组依托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在镉中低污染联合修复技术研究方面获进展。他们以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农作物安全生产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绿色、彻底、低成本修复为基本理念,针对我国南方酸性红壤区大面积镉中低污染农田土壤,研发了基于超积累植物伴矿景
一、指南说明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中,重金属、石油、多环芳烃等污染物导致的土壤污染尤为突出。研发经济高效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是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世界科技的研究热点。本重点项目针对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开展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形成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成套技术,为我国土壤多环芳烃污染修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此
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地理分异特征明显。大空间尺度上环境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小尺度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演化,即是科学前沿,也是研究难点。例如,最近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在海洋环境中,由于NH3极度匮乏,导致氨氧化古菌长期适应底物胁迫逆境,发展了尿素水解为基础的古菌氨氧化代谢途径(Alonso-Sáezetal.2012.PNAS.109:17989),这一新的古菌微进化机制被PNAS同期论文点评(K
■本报记者周熙檀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增加近10%,但与之相对,每年化肥用量增速却高达51%。养分利用率低下致使我国每年仅氮肥损失就达140亿美元。而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贾仲君课题组发现了氨氧化古菌化能无机自养代谢的秘密,揭示土壤微生物是氮肥流失的“罪魁祸首,并暗示研究研制相关硝化抑制剂,与土壤微生物作战可能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损失的“罪魁祸首我国化肥生产和消费
桔梗以根茎入药,药食两用,种植多年试验表明,以桔梗生长特性怎样栽培才能达到,无杈,质优,高产增效,必须研究有杈桔梗的形成,不仅了解品种的特性,土壤质地,团粒结构,土壤耕层,渗水功能,渗水率,降雨量,蒸发量,风速与温度,适时的播种期,精确的播种量,科学的播种方式,合理的密植度,苗情的大小,根系的深度,加上中耕的时间与中耕的深度,着重分析栽培每一个过程,实施执行每一个技术环节,从而有效的抑制了测根系
中药材栽培品种已达200多种,遍及全国各地,各种药材植物对自然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主要因素的要求,往往有所差异。如人参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宜在我国北方生长;砂仁喜湿热气候,不耐寒冷,宜在我国南方生长。因此,本地适合哪些药材生产,首先要摸清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药材生产。切忌盲目跟风,乱搞南药北移,东药西栽。(一)光照大多数绿色药材植物,必须在一定的阳
大型真核生物(如宏观动植物)的多样性一般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土壤原核微生物(如细菌)却并不一定呈现出明显的海拔分布模式。因此,细胞结构与生物尺寸大小的差异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随海拔的分布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研究员课题组通过454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研究了长白山土壤真核微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同时与相同海拔梯度下的土壤细菌及植物群落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真核微生物群落
打破砂锅 最近,科学家将目光转向生物炭,萌发了创造“技术土壤”的构想,希望通过提高土壤固有的有机碳储量,解决目前气候变化、能源以及食品和水资源危机。请关注——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耕地土壤退化,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空间日趋严峻,但是目前采取的措施大多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循环还是“卡壳”。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教授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