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ā wèi huà pǐ gāo
awei huapi plast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wei huapi ga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阿魏化痞膏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香附、厚朴、三棱、莪术、当归、生草乌、生川乌、大蒜、使君子、白芷、穿山甲(用代用品)、木鳖子、蜣螂、胡黄连、大黄、蓖麻子、乳香、没药、芦荟、血竭、雄黄、肉桂、樟脑、阿魏[1]。具有化痞消积的功效。用于气滞血凝,癥瘕痞块,脘腹疼痛,胸胁胀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阿魏化痞膏的药典标准。
大蒜、香附、大黄、生川乌、三棱、当归、莪术、穿山甲、白芷、使君子仁、厚朴、蓖麻子、木鳖子、生草乌、蜣螂、胡黄连各60g[2]。
大蒜2两,香附2两,大黄2两,川乌(生)2两,三棱2两,当归2两,莪术2两,穿山甲(生)2两,白芷2两,使君子仁2两,厚朴2两,蓖麻子2两,木鳖子2两,草乌(生)2两,(??)螂2两,胡黄连2两。
上药碎断,用香油7.5kg炸枯,去渣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3000g,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另兑:乳香、没药、芦荟、血竭各36g,阿魏240g,樟脑、雄黄、官桂各180g,每500g药油,兑药粉15g,搅匀摊成膏药,微火化开,贴于脐部[2]。
上药酌予碎断,用香油240两炸枯,去滓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加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融化,另兑乳香一两二钱、没药一两二钱、芦荟一两二钱、血竭一两二钱、阿魏八两,樟脑六两、雄黄六两。以上八味,共为细末,过罗。每十六两膏油,兑药粉五钱,搅匀摊贴。
阿魏化痞膏功能化痞消积,杀虫止痛[2]。治积聚痞块,胸胁胀满,肚腹疼痛,以及妇女癥瘕血块[2]
阿魏化痞膏具有化痞消积,杀虫止痛之功效。主治积聚痞块,胸胁胀痛,肚腹疼痛,以及妇女症瘕血块。
每大张油重4钱,小张2钱,布光。微火化开,贴脐上。
阿魏化痞膏
Awei Huapi Gao
香附20g、厚朴2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生草乌20g、生川乌20g、大蒜20g、使君子20g、白芷20g、穿山甲20g、木鳖子20g、蜣螂20g、胡黄连20g、大黄20g、蓖麻子20g、乳香3g、没药3g、芦荟3g、血竭3g、雄黄15g、肉桂15g、樟脑15g、阿魏20g
以上二十四味,阿魏、樟脑外,乳香、没药、芦荟、血竭、肉桂粉碎成细粉;雄黄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香附等十六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阿魏、樟脑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布上,即得。
本品为摊于布上的黑膏药。
应符合膏药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P)。
化痞消积。用于气滞血凝,癥瘕痞块,脘腹疼痛,胸胁胀满。
外用,加温软化,贴于脐上或患处。
孕妇禁用。
每张净重 (1)6g (2)12g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蛳散小柴胡汤(见瘰门)托里消毒散(见肿疡门)阿魏化痞膏(见痞疾门)《外科正宗》明陈实功公元1617...
膈得利,嗳气得舒,饮食渐进,肌肤渐泽,外肿以阿魏化痞膏贴之,半年余而消。一妇人右乳疼痛,肿如复碗,...
再入东丹二十四两收之成膏,取起冷定筛入后药搅匀。阿魏苏合油(各五钱)血竭真没药(去油)肉桂孩儿茶潮脑...
色为度,摊绢帛上,先用针刺患处,后贴膏药。神仙化痞膏专治一切积聚痞块,一贴即消,应验如神。当归川芎...
块,连萝丸、溃坚汤。有痞积,胁坚如石,大黄散、化痞膏。有胸痞,半夏泻心汤。有胁痞,右胁有形,推气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