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0/11/1 18:41:05
摘要:中文名凤尾蕨属拼音名fengweijueshu拉丁名Pteris中国植物志03(1):10属下物种阿里山凤尾蕨、白斑凤尾蕨、白沙凤尾蕨、白羽凤尾蕨、百越凤尾蕨、半边旗、篦齿半边旗、变异凤尾蕨、波叶凤尾蕨、叉羽凤尾蕨、长尾凤尾蕨、长叶凤尾蕨、长羽凤尾蕨、刺柄凤尾蕨、刺齿半边旗、刺齿半边旗(原变型)、粗糙凤尾蕨、翠绿凤尾蕨、大明凤尾蕨、大羽半边旗、单叶凤尾蕨、多羽凤尾蕨、多羽凤尾蕨(原变种)、凤尾蕨、傅氏凤尾蕨、傅氏凤尾蕨(原变种)、高山凤尾蕨、高原凤尾蕨、广东凤尾蕨、贵州凤尾蕨、海南凤尾蕨、红秆凤尾蕨、厚叶凤尾蕨、胡氏凤尾蕨、华南凤尾蕨、华西凤尾蕨、华中凤尾蕨、鸡冠凤尾蕨、鸡爪凤尾蕨、剑叶凤尾蕨、剑叶凤尾蕨(原变种)、江西凤尾蕨、井栏边草、井栏凤尾蕨、阔叶凤尾蕨、阔叶凤尾蕨(原变种)、栗柄凤尾蕨、栗轴凤尾蕨、两广凤尾蕨、林下凤尾蕨、林下凤尾蕨(原变种)、岭南凤尾蕨、岭南凤尾蕨(原变种)、隆林凤尾蕨、隆林凤尾蕨(原变种)、绿轴凤尾蕨、毛叶凤尾蕨、美凤尾蕨、美丽凤尾蕨、勐海凤尾蕨、勐腊凤尾蕨、密脉凤尾蕨、欧洲凤尾蕨、欧洲凤尾蕨(原变种)、平羽凤尾蕨、平羽凤尾蕨(原变种)、琼南凤尾蕨、全缘凤尾
查看全文 [ 768字 ]
两种不同的溶剂系统洗脱硅胶柱,可以有效地纯化半边旗抗肿瘤有效成分5F。【关键词】半边旗;纯化;抽提【中图分类号】R062332 【文献标识码】A 半边旗(Pterissemipinnata)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民间用于治疗菌痢、肝炎、肠炎、毒蛇咬伤等。其抗肿瘤有效成分之一5F,常与其他物质混在一起,难于分开。本文介绍一种采用不同溶剂系统分离纯化5F的新方法。方法半边旗全
骨科(17属86种)和鳞毛蕨科(5属60种)药用植物富集,别的主要科还有铁角蕨科(4属25种)、凤尾蕨科(=属21种)、金星蕨科(9属19种)、蹄盖蕨科(7属18种)。中国蕨科(6属16种)、铁线蕨科(1属14种)和观音座莲蕨科(2属14种)。上述9个科的种数就占了药用真蕨的69%。主要药用属有凤尾蕨属、铁线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鳞毛蕨属、耳蕨属、瓦韦属及石韦属等。蕨类中的商品药材大多属于大型
凤尾七 此药为景天科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dumulosa)的干燥全草。因其地上部分红棕色,形如凤尾,故得此名。 小丛红景天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矮小。地下生有较粗壮有分枝的根茎。地上常有残留的老枝;茎直立或弯曲,不分枝。叶小,线形32生。花白色或红色,常有4—7朵o6—7月开花.8月结果。仅分布于大神农架、小神农架。生长于海拔2900米左右的山顶岩缝中,产区很狭小.资源极少。 该
根类竹根,黄色有须,叶类建蕙而短,长不满尺。春月发苗,背有点子,两行相对,有数十粒极密,秋霜后乃黄,生石山下,其根蔓生。百草镜∶金星凤尾,其叶细碎,形似凤尾,三月发苗叶,背有星,作细白点子,秋后乃黄,生古墙石堑中。背日者佳。惟实热症可用。性凉,治吐血咽喉火毒,诸丹毒,发背痈。百草镜∶痈疽非阳毒及非金石药毒者戒用。谢忌服,虽取效一时,但精血受寒,不能生育为虞耳。宁德县志∶白脚癣,金星凤尾草捣汁,加米
\r凤尾参\pc148.bmp\r,产滇中山,细叶软枝,根似人参形,十年可成人形。采根用,气味甘,性微寒。走十二经络,散寒,祛三肿。──模板卷三《滇南本草》明兰茂公元1396-1476年
\r金星凤尾草\pc19.bmp\r,味苦,性寒。(古本附注)解硫黄毒、升丹、轻粉毒。今用洗暴赤火眼,老年昏花,退翳膜遮睛。煎汤候温,或洗或用笔管吹。──丛本卷中《滇南本草》明兰茂公元1396-1476年
\r凤尾草\pb1.bmp\r,生山中有水处,软梗,此草与晴明草相似,然扫天晴明草硬梗。味辛。无毒。采枝叶用,忌犯铁器。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碎,敷患处。又治脱肛,敷囟门即入,随后换药,神效。此草又能溃人大疮。──务本卷一上凤尾草,形似茴香。年多者,有红秆,细绿叶。主治跌打损伤,散血定痛。──模板卷五《滇南本草》明兰茂公元1396-1476年
七丝鲚 俗名:马刀、刀鲚、青鲚、凤尾鱼产地及产期:分布于东海南部(福建)和南海沿海。作者:
本报讯近日,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测定叶绿体DNA和核DNA,发现了铁线蕨属中一个新的自然杂交种,其父母本分别是孟连铁线蕨和苍山铁线蕨。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分类学》杂志。研究人员系统研究了该自然杂交种的形态特征,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其孢子多为败育或发育不完全,并在孢子培养中发现其孢子萌发率较低等特点;通过分析该自然杂交种父母本的地理分布区,发现其自然杂交带处于云南中南部哀牢
霞客鳞毛蕨本报讯(记者黄辛通讯员商辉)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蕨类植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组对广东仁化丹霞山的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发现了一种形态特别的珍稀鳞毛蕨属植物。他们通过形态形状和分子系统学综合分析,确定其为新种。为纪念首次描述丹霞地貌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霞客鳞毛蕨。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植物分类学》杂志。霞客鳞毛蕨与德化鳞毛蕨在形态上很相似,其共同特征为
刀鲚 俗名:凤尾鱼、河刀鱼、烤子鱼、黄齐、刀国、毛鲚、子鲚、刀鞘、海刀鱼。产地及产期: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作者:
的近80个科,同时收集DNA材料900余份。其中主要包括禾本科、茜草科、兰科、爵床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无患子科以及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膜蕨科等热带大科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代表类群和秋海棠属、榕属、毛蕨属、三叉蕨属、修蕨属等以该地区为分布中心的特征类群;考察还获得了分布于我国华南和西南热带地区、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的部分代表科属,如苦苣苔科、楼梯草属、双盖蕨属、桫椤属等;同时收集到了具有澳洲植物区系
防风、川芎、当归、薄荷叶、大黄(炒)、山栀仁、赤芍、麻黄(去节)、连翘、石膏、黄芩、桔梗、滑石、荆芥、白术、甘草,加干葛,生姜引。身上生疮如粟米大,成块成路极痛者,此名龙缠疮。用珍珠、凤尾草,捣汁搽之。又以渣调清油敷之,效。《万氏秘传片玉心书》清李子毅公元1644-1911年
此即海棕,乃凤尾蕉之子,或称为枣,实非枣也。以刀剥去青皮,锻石汤瀹之,蜜浸瓶封,可久藏寄远不坏。味甘美,性温,消食宽中,除痰止嗽,益气润颜,久食令人肥美。《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公元1765年
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损伤,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往心窝穴,丑时须向泉井求。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巳凤头。午时却与中原会,左右蟾宫分在未。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俱为戌时位。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凤尾草连根一大握。老米一勺。姜三片。葱白三根连须。水三大碗。煎至一碗。去渣。入烧煎炒《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大生地马齿苋象粪鱼腥草槐花野茄根凤尾草(各二两)全当归银花胡黄连野菊花五倍子密陀僧龙骨黄芩(各一两五钱)白芷赤芍防风元参荆芥(各共炒研为细末。用瓷罐收贮。封口。勿泄气。每用五钱。加冰片三分。研细和匀。真麻油调《古方汇精》清爱虚老人公元1644-1911年
汪连仕云∶今人呼翠翎草,翠绕如翎,细叶塌地而生,与翠云草凤尾不同。敏按∶此种即茑萝,今人编竹为亭台,植之盆中,秋开大红小花者是也。治耳疔痔漏。《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公元1765年
用鸭脚草(又名凤尾草)捣烂,入无灰酒煎数滚,尽量饮。破者以渣敷之,自通。《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
治乳痈奇方,兼可托散一切肿毒。用远志不拘多少,米泔水浸洗,捶去心,为末。每服三钱,用好酒一钟调匀,迟少顷澄清饮之,将药渣敷患处,自愈。又方∶鸭脚草(又名凤尾草)捣烂,入无灰酒煎数沸,尽量饮醉。破者以渣敷之。《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金星凤尾草(四两,如新采者,即瓦上炒。叶背有细点如金星相对者)甘草(四两,生锉,上件为细末,分作四服。先以好酒二升煎三、两沸,倾在一器中,更用冷酒一升相和,调药并酒一半,再进一服。《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一名凤尾草,又名七星草。性味苦冷,泻热解毒,并金石药毒,为外科专药。根∶油,捣汁涂之,大生毛发。《药性切用》
用船底青苔刮下敷之。又,灶心土为末,鸡蛋清调涂。小儿生疮如粟成城成路极痛者,名龙缠疮,用生鲜珍珠、凤尾草捣烂搽敷。其渣又用清油调敷,即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伤损,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往心窝丑时须向泉井求。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已凤头。午时却与中原会,左右蟾宫分在未。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俱为戌时位。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跌损妙方》明异远真人公元1368-1644年
(焙干研末),白糖50克,混匀,分3次米汤水冲服。 2.鲜马齿苋100克,捣烂取汁20毫升,加蜂蜜20毫升,隔水煮沸,分3次开水兑服。 3.仙鹤草3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 4.鲜凤尾草10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或捣烂取汁,分温3服。 5.苦甘草3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 6.胡黄连10克,烘干研末,每次2克,每天3次,开水冲服。 7.地锦草30克,铁苋菜30
验。谢肇浙五杂俎∶番蕉能辟火患。将枯时,以铁屑粪之,或以铁钉钉其根,则复活。盖金能生水也。种盆中不甚长,一年才落下一叶,计长不能以寸,亦不甚作花,三十年仅见两度花耳。花亦似芭蕉,而色黄不实。群芳谱∶凤尾蕉,一名番蕉。产于铁山,如少萎,以铁烧红穿之,即活。平常以铁屑和泥壅之则茂,而生子分种易活。江西涂州有之。花镜∶凤尾蕉,一名番蕉。产于铁山,江西福建皆有。叶长二三尺,每叶出细尖瓣,如凤尾之状,色深青
山药各12克,泽泻、茯苓各15克,丹皮6克,萹蓄、瞿麦、红藤各20克,败酱草30克。加减变化:神疲乏力加太子参、生黄芪;血尿加景天三七、仙鹤草、白茅根、生槐花;腰膝酸软加寄生、杜仲、川续断;蛋白尿加凤尾草、金樱子等。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用2~3个疗程。功效主治:慢性肾盂肾炎。疗效:朱成英报告48例。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详见《河南中医》2
黄11.大蓟草12.女贞子13.小青草14.小蓟草15.山慈姑16.川楝子17.川蓼子18.干蟾19.马(瓜交)儿20.马兰根21.马兜铃22.马蹄金23.马鞭草24.丹参25.乌药26.乌韭27.包骨藤28.乌梢蛇29.乌梅30.乌蔹莓31.五倍子32.凤尾草……三、常用验方精选篇编辑推荐:作者: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8949/8949745.shtml
,始则增多,继则减少,起伏之热亦不若往日之剧。再拟清利湿热之剂,亦尿道消毒之意。柴胡9克,生侧柏叶30克,苦参片6克,黄柏4.5克,生苍术9克,淮牛膝12克,白芍9克,紫花地丁12克,马鞭草15克,凤尾草15克,毕澄茄9克,生甘草3克(按语)观其脉证属于下焦湿热,热势弛张起伏,尿如浊涕,兼有红色,似应属于血淋。舌红脉细数,乃肾阴虚而膀胱积热,但尿道不灼痛,颇类浊证。故用《金匮要略》猪苓汤为骨干。猪
广西杨柱量医师介绍验方2首。 方1 【方药】射干、炒白僵蚕、胖大海各9g,蝉衣、凤凰衣、板蓝根各6g,地龙、桔梗各4.5g,土贝母9g,败酱草、凤尾草各12g。 【适应症】喉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并服消瘤丸:全蝎、蜂房、各等分。二药水泛为丸,每服9g,每日1次。 方2 【方药】当归、川芎、赤芍、黄连、升麻、田七参、金银花、玄参各10g,熟地、夏枯草各12g,红花、甘草各3g,
黄11.大蓟草12.女贞子13.小青草14.小蓟草15.山慈姑16.川楝子17.川蓼子18.干蟾19.马(瓜交)儿20.马兰根21.马兜铃22.马蹄金23.马鞭草24.丹参25.乌药26.乌韭27.包骨藤28.乌梢蛇29.乌梅30.乌蔹莓31.五倍子32.凤尾草……三、常用验方精选篇编辑推荐:作者: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8949/8949745.shtml
院(后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伤寒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刘老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30克,凤尾草30克,土茯苓15克,草河车15克,炙甘草10克,土元10克,茜草1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泽兰10克,红花10克,海螵蛸10克。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 主治急、慢性病毒性
险杂志社和啄木鸟科学小组联合成立的“寻找中生代植物公园科学考察小组”走进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在对万峰林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等地的中生代植物分布进行科考时,在贵州醇酒厂厂区发现了大量中生代植物群落。如凤尾蕨、蜈蚣草、贯众、蔓出卷柏等,这些极其珍贵的中生代蕨类和裸子植物虽历经了大陆漂移、洋底扩张、板块运动等众多变迁,却跨越了亿万年的历史,完好地留存至今。 黔西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邓朝义带领专家组对
此别。前溪逸志∶铜官山生石蚕,藤也。以石为土,形则蚕也,采食之,可已风痹。本草∶石蚕,乃石似蚕者,非真蚕也。藤之蚕根于石,石之蚕伏于土,非格勿君子,焉能辨其名号,识其性情哉!治虎伤收口用之,虎咬成疮,口不敛者,为末掺上,即痂。风痹羊毛痧。敏按∶王安采药方∶金星凤尾,即宝剑草,其根名石蚕,能解硫黄毒蛇毒,治发背痈疽结核热淋,洗眼疾阴湿疮,似此则非藤蚕甘露子明矣。《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公元1765年
下注,耳鸣目痒,鼻赤齿浮,或作口疮,下注阴湿,四肢瘙痒,遍体生疮。人血风疮。黄丸治肾脏风虚下注,腰脚生疮,行步艰难。(方见大方科虚损类。)增益四物汤治一切恶疮。川芎当归地黄甘草芍药(各等分)防风荆芥凤尾草(酌量加入)上锉散,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煎服。经验。五香连翘汤治风气风疮,除升麻、大黄、独活、木通、乳香五味。忌食冷物,服后小水见前。)五苓散加瞿麦,大略治同上。此方得之艰,用之取效。敷药合掌散治
香口辟臭明矾入麝香为末,擦牙上。(《生生编》)口臭用香茹含之。(《证治要诀》)口破滑石(一钱)辰砂(三钱)冰片(二分)研末,掺患处。兼治牙疳,鹅口,俱禁水漱。(《集验方》)口烂凤尾草(井内所生)青苔草瓦上焙干,加冰片少许,共研细末。先用甘草汤洗过,后掺之,三日即愈。(《王氏效方》)口疳缩砂壳研,擦之即愈。(《活幼新书》)一方,用鸡肫黄皮烧灰,敷亦立效。(同上)口内走马各样疳疮取多年田野中白螺蛳壳,
治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不能开者。重舌、木舌、单双肉蛾,并误吞竹木、鸡鱼刺,并皆治之。白僵蚕(炒去丝嘴)寒水石()贯众缩砂仁紫河车山豆根干燕脂马屁勃(八味呼为勃脐)南星凤尾草(一两)麝香(上件为细末,滴水为丸,一两可作一十五丸,蛤粉为衣。每服一丸,用冷水半盏,放药在内《杨氏家藏方》宋杨倓公元960-1279年
镇心空膈,去八邪气,及妇人血攻寒热等疾,但惊忧成疾皆主之。辰砂(一两一分凤尾草一握,水研汁煮砂一分,更水洗干研)桃仁(四十九枚生)附子(一分半纸裹煨)安息香(一分蜜,一分酒,少许煮煎成膏)麝香(二钱)阿魏(薄切微焙)丸如豆大,五丸至十丸。妇人桃心醋汤下,丈夫桃心盐汤下。简侍郎之妻,因悲忧,病腹中有两块如拳。每相冲击则闷绝,坚不可破。岁余服此药,两块皆失所在。《苏沈良方》北宋沈括及苏轼撰公元960-
一名翠云草、孔雀花、神锦花、鹤翕草。凤尾草其草独茎成瓣,细叶攒簇,叶上有翠斑。百花镜∶翠云草无直梗,宜倒悬及平铺在地,因其叶青绿苍翠,重重碎蹙,俨若翠钿云翘,故名。但有色而无花香,非芸也。其根遇土即生,见日则萎,性最喜阴湿。粤志∶孔雀花可以避暑。汪连仕采药书∶翠云草,一名翠翕草。即矮脚凤毛。治痔漏,同胡桃叶煎洗(王连仕方)。治吐血神效。百草镜∶女子吐血∶翠云草三钱,水煎服。嘉庆癸亥,予寓西溪吴氏家
味苦,微寒,有毒。主诸血,杀三虫,解热毒,兼愈骨哽,止金疮,亦疗漆疮。生玄山及冤句少室,多生山阴近水处。茎叶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根同黑狗脊,故鼻血不止,末服立止。(验方第一。)诸下血,焙熟,醋丸服。(第二。)崩血,焙末半两,酒下立止。(第三。)产后亡血,心腹痛,醋炙香,每米饮下三钱效。(第四。)积年赤白带,诸药不瘳者,方同上。(第五。)久咳脓血,同苏木、生姜煎服。(第六。)痘出不快,同赤芍
孔以立《痢疾论》谓五色痢法当温补脾肾,余治一五色痢,用温而愈。然《冯氏锦囊》中有“五色痢实证一条,想或有此证,余特未之见也”云云。余曾治一小孩患五色痢,口渴发热,用万密斋《保命歌括》凤尾草方,一服即愈。此方主治赤白痢,而五色痢亦可治,可知其功效之神。(大抵五色痢有温寒之别,宜温者难治,宜寒者易治。)录方于此∶凤尾草连根一大握,(竹林中与井边者极佳,如无,即产别地俱可用,一名鸡脚草。)老仓米一勺,老
一名凤尾草、一名七星草。泻热解毒。苦冷。解毒消肿。颛理外科恶疮。初起阳毒未溃。沿颈瘰。发背痈疽。或锉煮酒煎。或研末酒吞。或煎汁洗。或捣烂敷。并建神效。并解丹石毒。若非阳毒及金石发毒。不可服。(苏颂曰∶性至冷、服后下利、须补治、乃平复、老年不可服、宗曰∶丹石毒发于背、及一切痈肿、以其根叶二钱半、酒一盏、煎服、取下黑汁、不唯下所服石药毒、兼毒去疮愈也、如不饮酒、则为末、以新汲水服、以知为度、时珍曰∶此
许。茎茎条直,自异群蒿。花类菊花淡黄,亦同秋绽;实若楮实深赤,但不味甜。九月采收,曝干待用。明目增智慧,益气充肌肤。久服不饥,轻身耐老。(谟)按∶刘向《说苑》云∶天下和平,圣君在位。其种长丈,一根百茎。下必守以灵龟,上常罩有云雾。满山无毒螫,一方绝虎野狼。茎采类凤尾龙头,卜筮通天根月窟。诚为神物,世所罕稀。今所生者不过出蔡州寻常而已,安能得绝妙之如是耶?《本草蒙筌》明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
谷阴处有之。药性论云∶贯众,使。主腹热,赤小豆为使。杀寸白虫。图经曰∶贯众,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秆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瓴,又名凤尾草。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尔雅》云∶泺(舒若切),贯众。郭璞注云∶叶圆锐,茎毛黑,布地,冬不死。《广雅》谓之贯节是也。三月采根,晒干。荆南人取根为末,水调服一钱匕,止鼻血有效。
诸毒,杀三虫。【核】曰∶出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之。生山阴近水处。冬夏不死,数根丛生,每根必有多茎贯之,茎作三棱如蕨状,有黑色汁,颇涎滑也。其叶两两对生,如鸡翎,及凤尾,又似狗脊叶而无锯齿,色青黄,面深背淡。四月花白,七月实黑,相聚连卷,而生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须丛族,亦似狗脊根状,及伏鸱,皮黑肉赤,直而多枝,若百头也。菌、赤小豆为之使,伏石钟乳。先人云∶百头而以
诸毒杀三蛊(以上朱字神农本经)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花疗恶疮令人泄(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伯萍药藻草鸱头【苗】(图经曰)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而少有花者茎干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翎又名凤尾草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尔雅云泺(舒若切)贯众郭璞注云叶圆锐茎毛黑布地经冬不死广雅谓之贯节是也(蜀本云)苗似狗脊状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草鸱头也【地】(图经曰)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
谷。水曲山阴。暑寒独适。中贯连卷。旁生滋益。翘尾摩翎。攒头伏脊。煮豆疗饥。羹通嗌。李时珍曰。多生山阴近水处。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吴普曰。贯中冬夏不凋。黑聚相连卷。旁行生。苏颂曰。叶绿色。似鸡翎。又名凤尾草。陶弘景曰。毛芒金似老鸱头。韩保升曰。苗似狗脊。郭璞赞。翘尾翻飞。王履诗。金仙已跨摩云翎。元好问诗。攒头争似与春争。乔宇记。俯首伏脊。黄庭坚书。荒年以贯众煮黑豆。日啖五七粒。能食百草木枝叶。有味可
治痔漏,马齿苋煎水洗,内服生熟荸荠。又,苦参、茵陈等分,煎水熏洗,兼治脱肛。又,凤尾草、赤皮葱、川椒,共捣烂,煎汁熏洗。又,白矾三分研,用热童便二杯调化,洗痔上,兼治肛门边肿硬痛痒。又,桃树根,或鱼腥草,或梓桐树皮叶,或草连根,或莴苣菜,或枳壳皆可,煎汤熏洗,均极效。又,蜒蝣捣烂,加冰片少许,搽痔疮上,立时效。又,内痔落下,用大团鱼头一个,火为末,或加冰片搽之,痔即缩上。又,外痔肿痛,用隔年风干橙
\r贯众\ph245.bmp\r,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秆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翎,又名凤尾草;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尔雅》云∶泺(舒若切),贯众。郭璞注云∶叶圆锐,茎毛黑,布地,冬不死,《广雅》谓之贯节是也。三月采根,晒干。荆南人取根为末,水调服一钱匕,止鼻血有效。《本草图经》宋苏颂公元960-1279年
鱼鳖金星凤尾金星草一名独脚金鸡,又名鸭脚金星,佩带之可辟疫气。近见市者,有小叶而短狭,大叶而长狭者,皆非辟瘟草也。小者名七星草,俗呼骨牌草。惟无五六,盖五六乃天地之中,不易结,寄生石树间。大者名剑脊金星,长一二尺,生山溪涧旁,老则叶背皆起星,此二种。东壁纲目已收载。辟瘟草叶如鸭脚,有三岐,一茎一叶,气味清香,老则有星,香气亦减。百草镜云∶鸭脚金星,即辟瘟草。叶如鸭脚,大而薄,背生星点,至八九月间,
药医临床、中药与民间药研究及教学等方面的参考。目录:第一篇《天宝本草》研究概述第二篇《天宝本草新编》药性赋第三篇《天宝本草新编》药性歌1.刺黄芩2.地龙胆3.铧头草4.荔枝草5.铁马鞭6.金鸡尾7.凤尾草8.金龟莲9.三白苔10.臭藤11.酸通12.地麦冬13.仙遗粮14.金刚藤15.淮木通16.隔山撬17.地阳雀18.滑药根19.矮茶风20.毛秀才21.肺经草22.水皂角23.猪鬃草24.兰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