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09/1/22 19:27:33
摘要:正常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SGOT/AST0-40U/L。化验结果意义①显著增高:各种急性肝炎,大手术后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胆道阻塞性疾病③轻度增高:进行性肌肉损害,胸膜炎、肾炎、肝炎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酶学检测化验类别一血液检查化验类别二酶学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胆道阻塞胸膜炎肾炎肝炎
查看全文 [ 174字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和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561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时进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检测,对比分析血清AST/ALT比值与肝脏病理诊断。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4期以上的患者血清AST/ALT
【摘要】目的了解谷草转氨酶试剂对酶法测定钾的干扰情况。方法设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顺序,将单独测定血清钾与先测谷草转氨酶再测钾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先测谷草转氨酶再测血清钾会对钾产生11%的正偏差。结论部分试剂含钾的检验项目会对酶法测定钾产生明显的正误差。【关键词】谷草转氨酶;血钾;干扰;交叉污染生化分析仪器长期使用后其冲洗能力下降,比色皿老化后吸附力增加,分析项目次序和试剂位置不当均可造成
谷草转氨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但肝脏损害时其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40μ/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丙/谷草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和肝,胚胎期则以肝内最多,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正常
制作染毒大鼠模型,24h后,检测大鼠肝脏的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单纯四氯化碳染毒组肝脏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高于阿魏酸钠干预组(P0.01)。结论阿魏酸钠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关键词阿魏酸钠四氯化碳大鼠肝脏Effectofsodiumferulateonlipidperoxidati
降酶,肝功正常后,可将每日输液改为隔日输液,之后隔两日输一次。 (黄显斌) ▲相关链接 ◇转氨酶升高说明什么 肝功检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转氨酶,通常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两项。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原浆的可溶部分,肝细胞发生炎症病变时,引起细胞肿胀、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等,均可使谷丙转氨酶释放于血液循环中,使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增高。谷草转氨酶主要
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阴性。头颅CT示:左侧丘脑腔隙性梗死。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V1呈QS型。血常规示:白细胞18.7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21%。肝功:谷草转氨酶63U/L,余项无异常。诊断:左侧脑梗死;高血压病2级,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患者于当日23时清醒,体温37.5℃,查体配合好,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因患者谷草转氨酶高,V1呈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溶血对部分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份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在溶血前和溶血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胆固醇(CHO)、血清葡萄糖(GLU)的值,并进行了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溶血后AST、TBIL、ALT值比溶血前的值高,具有统计学意义;CRE的值比溶血前的低,统计差异
良,不合作,交谈困难,语流缓慢,有疾病感,苦锁双眉,怒气冲冲,敌意,易激怒,少动,动作缓慢,违拗,反抗,不能自理,智能检查不合作。实验室检查阳性所见:生化、乳酸高出二百多倍,碱性磷酸酶高出四倍,谷草转氨酶也明显增高。初步诊断:脑炎伴发癫痫,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治疗经过及随访情况:入院后服卡马西平,日0.2g,阿普唑仑0.8g,同时肌注氟哌啶醇日10mg,行动困难加重,停氟哌啶醇肌注,投给碳酸氢钠日
烫吸安钠咖组36例及正常对照组14例测定肝功能情况,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烫吸安钠咖组与对照组比较,烫吸组总胆红素较对照组的含量明显降低,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烫吸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较对照组升高,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烫吸安钠咖对肝功存在明显的影响。【关键词】长期烫吸;安钠咖;肝功能;影响Discussingtheeffectoflive
mm,双眼凝视,对光反射消失,压眶反射迟钝,口唇发绀,双肺呼吸动度减弱,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音弱,心率110次/min,四肢肌张力减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PRO+1,血生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酐、尿素氮升高,低钾、低钠;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心电图示STⅡ、Ⅲ、aVF,斜行下移0.1mV。治疗转归:入院后给予吸氧、维生素C、速
行走困难。查体体温正常,肝区无叩痛,右下肢肌肉压痛,不敢运动,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休息1天后症状无改善,考虑药物不良反应所致,改用头孢唑啉静滴,加服尼美舒利,15日查ESR49mm/h,谷草转氨酶98U/L,2天后症状基本消失,无咳嗽及发热,停用抗生素。1周后复查血沉及谷草转氨酶基本正常。 2讨论 阿奇霉素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其总的不良反应率约为12%,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
间的ALT和AST活性差异无显著性,而这两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ALT和AST活性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说明ALT和AST的活性与乙肝病毒是否正在复制中无明显关系。【关键词】乙肝两对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随着社会的发展,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感染范围不断的扩大。为了更清楚了解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
007年1月4日初诊。患者因乏力、腹胀1个月余,在外院两家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放弃住院治疗回家1个月余。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2006年12月25日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20U/L(参考值0~41U/L),谷草转氨酶232U/L(0~37U/L),总蛋白53.9g/L(66.0~88.0g/L),白蛋白34.5g/L(35~52g/L),总胆红素473.4μmol/L(参考值3.
浆细胞占54%;外周血涂片检查示:白细胞数高,幼稚浆细胞占44%,有核红细胞100个白细胞6个,幼稚粒细胞占1%。IgG35.2g/L,IgA0.25g/L,IgM0.17g/L。肝功能检查示:谷草转氨酶102U/L,谷丙转氨酶166U/L,直接胆红素3.11μmol/L,间接胆红素26.19μmol/L。诊断为浆细胞白血病。即给予VED方案治疗(长春新碱2mg第1天,表柔比星40m
:WBC14.0×109/L,N87.9%,PLT56×109/L,尿蛋白(+++),大便常规镜检:正常。肝功:总胆红素46μmol/L,直接胆红素24μmol/L,间接胆红素22μmol/L,谷草转氨酶:40u/L,谷丙转氨酶:362u/L。肾功:肌酐241μmol/L。生化:钾3.09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1mmol/L,α-羟丁酸脱氢酶468u/L,乳酸脱氢酶1212u/L,肌酸激
-100.6mmol/L,血BUN16.0mmol/L,Cr190.0μmol/L;总胆红素106.3μmol/L,直接胆红素51.3μmol/L,间接胆红素55.0μmol/L,谷丙转氨酶42.7U/L,谷草转氨酶177.8U/L,麝香草酚浊度12.1U/L,碱性磷酸酶250.7U/L。肝胆B超:肝形态正常,肝内光点稍密集,分布尚均匀,胆囊未见异常。胎儿电子监护:NST有反应性,评10~11分。
查肝功:总胆红素125.2μmol/L,直接胆红素66μmol/L,间接胆红素59.2μmol/L,总蛋白35.6g/L,白蛋白27.5g/L,球蛋白8.1g/L,谷丙转氨酶24u/L,谷草转氨酶168u/L,碱性磷酸酶1419u/L,谷氨酰转肽酶216u/L,总胆固醇5.39mmol/L。血尿粪常规基本正常,肾功、电解质、心肌酶阴性,乙肝五项及前SI抗原阴性、丙肝抗体(Hcv-
es;109/L。尿常规:蛋白质升高5例为0.25~0.75g/L,尿胆原升高4例为17~68μmol/L,酮体升高2例均为5mmol/L,胆红素升高1例为17μmol/L。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3例为42~53u/L(正常值8~40u/L),碱性磷酸酶(ALP)升高1例为125u/L(正常值14~112u/L),谷丙转氨酶(ALT)升高1例为55u/L(正常值5~40
的数量关系出发,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0项常用肝功能诊断指标ALB(白蛋白)、GLB(球蛋白)、A/G(白球)、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ALT(谷草/谷丙)、PT(凝血酶原时间)共381例进行因子分析。结果10项指标分别受5个公因子支配:胆红素因子F1(TBIL、DBIL、IBIL)、转氨酶因子
【摘要】目的在菊花脑不同极性提取部位(CFDN)中筛选出保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0.1%CCl4(10ml/kg)ip小鼠,造成急性肝损伤的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观察肝组织病变;用CCl4损伤大鼠肝细胞,MTT法测定肝细胞增殖活性。结果CFDN的60%乙醇和95%乙醇柱洗脱部位能显著降低小鼠CCl4肝损伤血清中ALT和AST的活性(P<0.01,P<0.0
0mmHg,腹水征(+),水肿(++++)。产科检查:宫高26cm,腹围99cm,头先露,胎心152次/min。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0.5,血小板90×109/L,血浆白蛋白25.04g/L,谷草转氨酶197.32u/L,谷丙转氨酶199.45u/L,尿素氮5.35umol/L,肌酐66.06μmol/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B超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入院诊断:(1)G
血二氧化碳分压亦低于正常值。X线胸片见双肺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符合弥漫性肺泡炎表现。心肌酶:磷酸肌酶1379u/L,磷酸肌酶同工酶162u/L,乳酸脱氢酶610u/L,羟丁酸脱氢酶575u/L,谷草转氨酶192u/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50u/L,谷草转氨酶375u/L。入院后经输液,机械辅助通气,血液透析后,尿量亦明显增加,但终因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于入院次日上午死亡。2讨论百草枯中毒主
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胸前V1、V2、V3导联ST段下移0.2mV,提示前壁心肌缺血。次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出冷汗,查心电图示I、aVL、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血清谷草转氨酶160u/L(正常)。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观察2周后,ST段恢复正常。经用脱水剂、极化液、对症等治疗,好转出院。 例2,患者,女,70岁。高血压病史7年,因头晕、右侧肢体活动失灵、言语不清
,是检测肝细胞最敏感的一项指标。ALT升高主要见于各型肝炎的急性期和活动期,当肝硬化进展或伴有肝细胞损伤的肝炎活动时ALT就可升高。但必须排除各种胆系、胰腺及心肌炎、大叶性肺炎等疾病。 (2)谷草转氨酶(AST):肝细胞内也含有谷草转氨酶,肝细胞损伤时,AST可升高,但不如ALT敏感,当肝细胞严重坏死时,AST活力高于ALT。如果没有心脏疾患(如心肌梗死)、AST和ALT同时升高,则揭示肝细胞
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左前胸部触痛,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40次/min,心音低钝。头颅CT示左颞少量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示:Ⅲ°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律。急查心肌酶CK-MB、CK、谷草转氨酶明显增高。考虑:心肌挫裂伤致Ⅲ°房室传导阻滞。在治疗颅脑损伤的同时,对心肌挫裂伤亦给予心肌保护药及对症治疗。1周后,窦性心律恢复,心率74次/min,心肌酶、谷草转氨酶均恢复正常,3周后再查头颅
以苹果酸代替草酰乙酸透过线粒体膜不仅解决了糖异生所需要的碳单位,同时又从线粒体内带出一对氢,以NADH+H+形成使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醛,从而保证了糖异生顺利进行。另一种方式是经谷草转氨酶的作用,生成天门冬氨酸后再逸出线粒体,进入胞液中的天门冬氨酸再经胞液中谷草转氨酶催化而恢复生成草酰乙酰。有实验表明,以丙酮酸或能转变为丙酮酸的某些成糖氨基酸作为原料成糖时,以苹果酸通过线粒体方式
mg/次,1次/d和复方五仁醇胶囊(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3粒/次,3次/d,共50周;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600mg/次,1次/d,共50周。用药前检查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的基线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1)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自治疗开始后每月1次,连续3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个月1次;(2)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Ab、
痛、腹泻3天而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110/80mmHg,表情痛苦,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6次/min,心音低钝,节律规则。腹软无压痛,未引出病理反射。肝功能:谷草转氨酶700.3u/L,谷丙转氨酶216.6u/L,碱性磷酸酶141.3u/L,γ-谷氨酰转肽酶36.9u/L,总胆红素62μmol/L,间接胆红素27.8μmol/L,直接胆
么证据似乎显得并不充足和明晰;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0岁及以上的27793名个体进行研究,研究者让这些参与者在24小时内饮用咖啡,随后测定这些个体血液中和肝脏功能相关的几种酶的水平,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γ谷酰基氨基转移酶,以此来确定个体肝脏的功能。结果显示,相比每天不饮用咖啡的个体来讲,每天喝3杯甚至更多咖啡的个体机体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γ谷酰基氨基转移酶的
分泌物,奇臭,创周炎性浸润。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85.2%,血红蛋白101.1g/L,总蛋白41.6g/L,白蛋白18.9g/L,球蛋白22.7g/L,谷丙转氨酶96u/L,谷草转氨酶133u/L;创面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及牛链球菌生长。患者贫血,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及肝功能损伤。给予全身抗感染,纠正贫血、低蛋白
肝脏疾病总胆汁酸测定的观察分析(pdf)[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肝病总胆汁酸(TBA)检测结果,并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测定结果分析。方法总胆汁酸采用循环酶法测定,ALT、AST采用速率法测定。结果各类型肝病患者TBA、ALT、AST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总胆汁酸是肝脏疾病检测项目中,特异性、敏感度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对疾病的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1.2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中华妇产科学》ICP的诊断标准[2]:(1)妊娠期出现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2)总胆汁酸水平、甘胆酸水平显著增高最高达正常的100倍。(3)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4)可伴有轻度黄疸,血清胆红素约为2.0~19μmol/L。(5)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呕吐、食欲不振等。(6)分娩后瘙痒、黄疸消退,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1.3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熊
0天,全身皮肤黄染3天为主诉入院,查血生化总胆红素236.7μmol/L,直接胆红素64.6μmol/L,间接胆红素172.6μmol/L,谷丙转氨酶(ALT)260Iu/L,谷草转氨酶(AST)122Iu/L,甲胎蛋白2.03In/ml,铁蛋白401.9ng/ml,MRI胆道水成像回报:胆囊颈及螺旋管处占位致肝内胆管扩张,肝门部胆管梗阻,诊断胆管癌,于2007年11月15日行
。结果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血小板计数(OR=0.991)、血小板分布宽度(OR=1.140)、血小板大细胞比率(OR=1.517)、谷丙转氨酶(OR=1.041)、谷草转氨酶(OR=1.051)、血清碱性磷酸酶(OR=1.023)、γ-谷肽转移酶(OR=1.057)、血清尿酸(OR=1.012)、血清胆固醇(OR=3.055)、红细胞比积(OR=1.9
6、TNF-α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患者NF-κB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SIRS的发生率仅20%,对照组SIRS的发生率为65%。治疗组患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肌肝(C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抑制CPR后机体炎症反应并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作者:
中的应用价值及方案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7例不能根治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减黄效果、并发症及生存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胆管末端支架置入达到内引流。胆红素均在术后第1周下降约100μmol/L;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在术后第2周以后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周,平均生存(30.58±31.32)周。全组死亡1例,死亡率3.8%。主要并发症有胆管炎7例,胆道
】目的研究牡荆子提取物(NCE)的保肝利用胆作用。方法给动物灌胃(ig)给药,用四氯化碳(CCl4)、醋氨酚(AAP)及消旋乙硫氨酸(DL-En)建立急性肝损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肝中丙二醛(MDA)及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离体胆囊实验和胆管插管法,观察NCE对肝分泌胆汁的影响。结果igNCE后能明显降低由CCl4、AAP、DL-En引起的血清ALT、
T段压低。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缓;(2)急性下壁心梗;(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是由于急性下壁心梗影响了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血供所致)。急查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98IU/L,肌酸激酶286IU/L,乳酸脱氢酶258IU/L,肌酸激酶同工酶24IU/L,均升高。次日升至高峰,肌酸激酶1721IU/L,谷草转氨酶245IU/L,肌酸激酶同工酶128IU/L
,改善2分,有效1分。化验检查:Hb、FEP、SF。1.5.2安全性观察血尿常规检查: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尿十项测定。生化指标测定: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氯酶(ALT)、肌酐(CRE)、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1.5.3功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
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阿德福韦酯胶囊加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指标为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和中医症状好转率。结果1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
含量增高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均有显著的对抗作用;丹参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肝内脂肪沉积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肝脏微循环,使缺血缺氧的肝细胞代谢障碍减轻,有利于肝细胞恢复和再生,还能软缩肝脾,预防实验性肝硬化的发生,并使已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和肝纤维化重吸收;虎杖有明显降血脂和减少肝脏类脂化合物沉积的作用,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水平[4];临床观
性皮炎,应立即停止使用此类药物。 (3)血液系统反应。有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及全血细胞减少等。 (4)磺脲类药物可引起中毒性肝炎,但少见,治疗中可有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增高。 (5)氯磺丙脲有刺激抗利尿激素释放导致水潴留作用,糖尿病人原有的肾损害水潴留者,服药后加重。氯磺丙脲对部分病人可引起由酒精诱发的(在饮酒后10分钟内)严重皮肤潮红,大剂量时
浓度后,由于其半衰期为12小时左右,因此仅需每日上午服药1次即可;②该药副反应轻,对食欲的影响不大;③排泄较慢,56小时内仅排出65%,停药后仍可维持一定时期的疗效;④该药未证实有诱发癫痫的现象;⑤该药不属管理药品。 缺点:此药可导致谷草转氨酶增加,其机制不明,故肝功能不正常,心脏病患者,6岁以下幼儿禁用。另服本药,有的孩子服药数日甚至1~2周以后才可见药效,家长需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作者:不明
合诸药解百毒生甘草为使。全方用药严谨、新颖,君、臣、佐、使,理、法、方、药,得当合理[1,2],加上西药特异性双向免疫,双向调节,抗病毒,发挥中西药优势互补,使症状体征快速缓解,肝脾回缩,谷丙、谷草转氨酶、黄疸显著下降,体力增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迅速转阴[3]。实为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显效的、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彭明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并心脏损害46例
.00g/kg的灵芝孢子油。30天后,以0.1ml/10gBW的剂量一次性经腹腔注射给予0.125%CCl4(四氯化碳)。结果0.67g/kg和2.00g/kg剂量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降低,与CCl4对照组比较(P0.05);2.00g/kg剂量组发生肝细胞坏死的动物例数明显减少,病变程度减轻,坏死评分低于CCl4对照组(P0.01)。结论灵芝孢子油对CCl4化
【摘要】目的观察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尿酸及心肌酶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酒精中毒患者(52例)入院时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水平并行心电图检查,正常人(3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重度酒精中毒者血清尿酸(568.45±46.35)μmol/L及CK(521.29±48.37)U/L水平较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同时多伴有
)及vWF因子(P=0.000)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2)。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上升。肝功: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谷草转氨酶较治疗前升高。肾功:血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上升。以上各值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各值的正常值范围内(见表3、4)。表1应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前后一般指标及血浆vWF因子水平
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数量的减少(少数药物可使血细胞异常升高),肝功能改变,有的使血脂值升高。其中甲氨蝶呤抑制骨髓,且损害肾功能;硫嘌呤损害肝功能,出现黄疸;阿糖胞苷使谷丙、谷草转氨酶异常升高。 2.4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能影响人体中血脂的正常含量,使葡萄糖耐量试验减低,并可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量的减少。盐皮质激素易致水、钠潴留和低钾血症。肾上腺素减少钙、磷的吸收,且排出量
度与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无合并症)组、窒息合并轻中度HIE组、窒息合并重度HIE组,均于生后12~24h内采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L-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心肌酶谱活性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
二十六、大白鼠器官及血中转氨酶活性表12-61大白鼠器官及血中转氨酶活性[122]体重(克)性别动物数器官测定单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180~230♂15肝微克/克10044±5527228±343120〃16〃相对单位/克12740±38435000±3.030100~120〃9〃微克/毫克蛋白·20分钟132±13.479.6±4.6150~300〃17〃毫克分子/克342±28.7336±
2mmol/L,Na+192mmol/L,CI-176mmol/L,K+3.03mmol/L,BUN7.8mmol/L,计算血浆有效渗透压410.5m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245.5U/L,谷草转氨酶226.5U/L,乳酸脱氢酶5071.7U/L,肌酸激酶891U/L,α-羟丁酸脱氢酶4944.7U/L。心电图无心肌缺血改变。诊断: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合并肌红蛋白尿。处理原则:(1)鼻饲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