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6/3/4 18:47:16
摘要:过用为病因学名词。指过度使用或过度发挥作用。体力、脑力的消耗超出了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可损伤身体,成为致病因素。《素问·经脉别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病因学说认为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以及人之饮食五味、起居劳逸、情志喜怒、男女房室等,在适度的范围内都是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条件,也是保障和促进身体健康的必要活动。上述因素变化过度或活动过强,超出人体的承受能力,称为过用,是引起疾病的基本原因。参见病起过用:病起过用属中医病因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四季六气与饮食营养本是人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七情本是人对生存环境的精神活动,劳逸作息本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行为方式,但是如果气候反常,饮食失调及人的各种活动过极,就成为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
查看全文 [ 325字 ]
《黄帝内经》中有“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提出了一个疾病来源的重要理念。所谓“过用,就是指超越常度。这就是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从外在六气、生活起居,到内在七情,都需防止过用。 生活起居不“过用,《黄帝内经》中早有原则:“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渭五劳所伤。应成为对今人的警示。 外感六气不“
此症云翳高浓,堆瞳人上,笼罩不开。先服杞实粥调养胃气,胃气壮,自然生气生血,气血之精粹上升于目,鼓动邪热,使锢蔽云翳活动;再服四物汤加减,令气血流动充足,仍用羌活胜风汤发散,即点扫雾丹,云翳渐退。至于老翳浓膜难退,再用猪肝脯,真人吹冲法,即全愈矣。如发红即以寒凉降之,不惟云翳不退,热毒逼住在经络中不得出,将来毒入神膏,为终身疾矣。点扫雾丹,吹冲时点赛宝丹、引神丹(方见二卷)。《眼科阐微》
凡缠喉风,及一切喉症,去痰太多,则内必虚。如阴症伤寒一般,必用人参,少加肉桂,导火归元,方可医治。唇白者,不治。头面项肿者,无妨。如红肿至胸前,难治,因毒瓦斯攻心也。(原注∶红肿至胸前,余父曾治谢姓客,前剂中用护心散而愈。若不用此,毒归于心,笑不休而死。)无痰者不治。痰去太多,则精神已竭,病虽似好,饮食如常,不知者,以为全愈,殊不知少顷即发,脉细即死。如未谵语,急用人参可救。气急,不治。病久寒战骨
过用 病因学名词。指力所不及,勉强为之。《素问·经脉别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作者:
虚,常以健脾益气温肾为法;对于湿热下注、湿毒蕴结,很多时候是以蒲公英、黄柏、苦参组方,但一派清热利湿解毒治疗之后,病人往往出现痞闷不舒,小腹坠胀,带下质稀而黏,色黄量少,淋漓不净。 笔者以为,这是过用苦寒,伤及脾阳所致。虽说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但“湿热一证不可蛮用寒凉,否则伤脾助湿,血凝留止,则带下难止。故当于清泄之中佐以辛温之品,目的在于温脾行气,俾温则流通,气行血行,而无留滞之弊
郑某,女,36岁,1986年3月5日初诊。主诉半年前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带下量多,绵绵不净,腥臭阴痒,伴有少腹两侧胀痛。西医诊为盆腔炎,经用抗生素未果。近几日来,时发低热,缠绵不退,肢体乏力。观其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四诊合参,诊为湿热下注,蕴蒸胞宫胞脉。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止带。 处方:双花20克,土茯苓15克,黄柏12克,车前子15克,蒲公英12克,败酱草15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泽泻
1950年我刚进入中医临床的工作,用药不知深浅,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治一老年便秘患者,过用泻药,至今记忆犹新。 某女,年逾7旬,腹满便秘,数日不解大便,苦于便难而不敢进食,来我处求诊。我遂投以木香梹榔导滞汤,患者服后骤然泻下数次,即感少气无力,瞑目不语,呼之不应,家属不解其故,恐慌万状,一面料理后事,一面邀我复诊。 我见患者脉沉细无力,气微懒言,其他无殊,细查无大碍。细思乃因年老体弱,泻下太过
【摘要】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入手,结合湿温病理特点,论述小儿湿温如何正确应用苦寒药物。认为小儿湿温初起慎用苦寒;中期苦寒药物当用不可过用;后期宜苦寒甘寒合化,或苦寒酸甘合用,以护津液。【关键词】小儿湿温;治疗;苦寒药物湿温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热病之一,由湿热病邪引起,临床上多发于夏秋雨湿多发之季。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主要特点。因其为热病之一,热者寒之,故苦寒之法为正
古有五劳、七伤、六极之目,皆言虚也,核之则劳、极二端而已。劳是过用其气,极则几于无气,其浅深不同。以《病源》所记言之,五劳中之志劳、心劳、忧劳,是过用其神;其疲劳,是过用其形。七伤则房劳之病,亦劳属也,以其病多,故别出之。然精为七神之一,是亦过用其神也。约之,特形、神二者尽之矣。若风寒暑湿及一切病之久而不去,甚虚其气者,皆极也。极有气、血、筋、骨、肌、精六症者,谓病于气,其极也不欲言;病于血,其极
故曰诊脉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知其内外浅深之情,可以为诊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气机不和则喘,经脉不和则汗,故举汗出以明之。饮食饱甚,则胃络不和,故汗出于胃;惊而夺精,则心脉不和,故汗出于心,持重远行,则伤肾主之骨,故汗出于肾;疾走恐惧,则伤肝主之筋,故汗出于肝;摇
气血滞着成病。故凡临证,当观其形气强弱,察其病由,以为延医要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经言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是汗与血,同由水谷精气所化,而出于一源者。有所劳伤,以动五脏精气,即与胃中水谷之精,随气上注于肺,遂化汗由皮腠而外泄也。是故春夏秋冬之四时,阴阳气血之生病,起
伤阳 病证名。即阳气受伤。其主要原因有: ①寒邪直中于里或阴寒内盛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 ②过用苦寒药物,过食生冷饮食,或发汗,泻下太过,损伤阳气。 ③七情内伤,暴喜伤阳,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等症状。 ④房劳过度亦可损伤人体元阳。作者:
用药咨询记录做统计、分析。结果咨询人次1106人,病人要求推荐用药最多,占25.32%,咨询较多的是药品用法、用量和价格。用药咨询对医师的用药选择和护士用药禁忌及注意事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论药师通过用药咨询,密切了医、护、药的联系,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减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起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药师的职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展“用药咨询”成为药学服务的
产万吨规模示范工厂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纤维素乙醇设施,诺维信将为该工厂提供酶制剂。 2009年诺维信与麦肯锡公司共同研究认为,通过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纤维素乙醇到2020年能够为中国替代3100万吨汽油,使得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下降10%,同时减少9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此过程中,中国每年增加获得320亿元的产值以及600万个工作机会。 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很可能超过2亿辆,对液体
雷公云∶凡使,于砂盆中用醋磨,令尽,然后于火畔吸令干,重筛过用。作者:
雷公云∶凡采得后,去单子并五子者,只取两子、三子者。凡使,用铜锤捶之令破,用乌牛乳浸一宿,蒸过用。作者:
雷公云∶凡使,须用生茅香、皂角二味煮半日,却,漉出,于石臼中捣,用马尾筛筛过用之。作者:
其脉症随证治之,是治疗湿热证的指导思想。 2.湿热证以清热祛湿为基本原则,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湿与热的侧重,而辨其热盛于湿或湿盛于热。湿为阴邪,湿和热病机实质不同,用药必须适当。清热需用苦寒之品,过用则热祛寒生而伤脾气,可转为寒湿,加重病情,临床中因过用清热药物而失误者多见。祛湿当温阳利湿,佐以芳香淡渗,然不可过用温药以致助热而使病进。 3.湿热的证治,治偏热、偏湿用药严谨者,最早可见于张仲景
甘,平。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炮炙全书》
甘,寒。淘净,晒干,入汤液炒过用,入丸散酒浸一夜,蒸熟,研烂作饼,晒干,常山为使。《炮炙全书》
〔时珍曰〕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濒湖炮炙法》南北朝刘宋、雷学所着公元420-581年
苦,大温。淘净,以酒浸一宿,晒干,蒸熟或炒过用。《炮炙全书》
一名髓铅辛,平。散血定痛。续筋接骨。火,醋淬七次,研末,甘草水飞过用。《得配本草》清严西亭公元1644-1911年
(以汤浸去瓤切片醋拌瓦炒过用)《炮炙大法》明缪希雍公元1622年
法均是一些措辞严谨的法律条文,逐条学习难免枯燥乏味。在药物学教学活动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机地进行普法教育,能增强护士的守法意识,增加有关的卫生法常识,还能加深药物学的记忆和理解。 2.1通过用药事故案例强调卫生法运用用药事故案例,能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1998年2月,1肺结核患者服用3粒利福平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无效死亡,当地法院最初认定医生对该医疗事故无责任,重审后改判有罪,最后
乃安,通之而愈也;寒因热用者,药本寒也,而反佐之以热;热因寒用者,药本热,而反佐以寒,俾无格拒之患,所谓必先其所主,而伏其所因也;用热远热,用寒远寒者,如寒病宜投热药,热病宜投寒药,仅使中病而已,勿过用焉,过用则反为药伤矣。故曰∶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在人之善学善用耳。余家藏有明代皖医杜文燮所编《药鉴》一书,喜其能纂集昔人用药要言,参以一己经验,便诵习,资启发,遂志数语,以公诸世。张耀卿一
苓加神曲山楂砂仁之类。或吐下无汗,不可再攻,宜缓候待养,得神至自和,不可不察。元气虚弱,照根据常例行之,医死而不悔者多矣。自经汗吐下者十余日不退,久病无阳,宜阳生阴长,四物加参可也。热甚加沙参,不可过用寒凉,过用则脾气绝,二也。出作二次而不齐者,已出者,宜养芽不使枯槁,用芎归赤芍木通,未出者,宜表,苏葛加前胡桔梗牛蒡,喉痛加元参,或血经妄行宜犀角地黄汤或升麻葛根汤加沉香栀子连翘之属,切莫忘阴而攻表
小鼠所作的一项研究显示,所涉及的两组神经元有重要差别。具体来讲,脑回中的突触可塑性的一种显性形式,即eCB-LTD只由间接通道的神经元表达。在帕金森氏综合征的一个小鼠模型中,通过用一种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内生大麻醇降解过程的一种抑制药物来处理,使eCB-LTD活动得到“拯救”,可大大提高运动表现。这表明,多巴胺在脑回中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在间接通道突触上促进eCB-LTD。以内生大麻醇降解过程为作
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近日宣布,该校教员金子大作通过用高分子化手段处理植物中所含有的一种分子,开发出一种超级黏结胶,其黏结强度比以往的瞬时黏结胶提高了两倍。 据介绍,金子大作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这种分子是从红薯和麦类植物中提取的,名为桂皮酸,属于多酚的一种,普遍存在于所有植物的细胞壁之中。他将桂皮酸同醋酸诱导体等媒介混合,再通过加热最终制成了这种超级黏结胶。这种胶借鉴了生物界中贝壳附着在
鲜,而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颇能奏效,现将慢性肝炎残余黄疸的辨治思路概述如下,以期与同道探讨。.1阴黄者居多阳黄者居少残余黄疸患者罹患肝炎病程迁延缠绵,皮肤黄染多不深,盖因阳黄日久,正气亏损,气血衰败,或过用寒凉之药,脾阳受伤,湿从寒化,转为阴黄。《景岳全书》中曰:“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暗而畏明,凡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仲眩晕,畏寒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候
河间治雷头风,升麻苍术两般充。(二味,《局方》名升麻汤。)荷叶一枚升胃气,邪从上散不传中。(头面肿痛疙瘩,名雷头风,一云头如雷鸣。东垣曰∶邪在三阳,不可过用寒药重剂误伐无过,处清震汤升阳解毒,盖取震为雷之义。)《汤头歌诀》清汪昂公元1644-1911年
治久疟不已,山岚瘴气。肉豆蔻(十一个,面裹烧一个)草豆蔻(二个,同上法用)浓朴(二寸,一半生用,一半用生姜汁制过用)甘草(二寸半,一半生用,一半炙用)生姜(二块,如枣,纸裹煨过,半上为末。每服分一半,水一碗,银石器内,煎至一大盏,去滓,温服。发日,空《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经云目得血而能视,是血之精粹上注于目而为明也。病久,过用寒凉,伤其脾胃;过于发散,耗其精华。以致气血不能流通,云翳遂不能去。治年老或日久云翳,必先补气养血。气血足,云翳自然活动易退。血不足,固是目不得血也;火盛血耗,亦是目不得血也。不宜点。《眼科阐微》
〔曰〕凡入药,烧过用。〔曰〕凡使,勿用花虫壳,真相似,只是无效。贝子以蜜醋相对浸之,蒸过取出,以清酒淘,研。《濒湖炮炙法》南北朝刘宋、雷学所着公元420-581年
(水飞过用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芒硝是朴硝中炼出形似麦芒者号曰芒硝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杏仁竹叶)《炮炙大法》明缪希雍公元1622年
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主心腹冷气疼痛,肠风产后血晕,小儿疳疣。去目翳,辟疫气,解蛇毒。酒研飞炼,令去研石为佳,生者行血,炒者止血。按∶五灵脂专主血症,心主血,肝藏血,故两入之,行气血最捷,勿宜过用以伤脏腑。《雷公炮制药性解》明李士材公元1588~1655年
3被动吸烟对呼吸道功能的影响 儿童期呼吸道的发育和呼吸功能的改变与父母吸烟有密切关系,而且母亲吸烟较父亲吸烟对子女危害更大。国内研究报道,儿童因被动吸烟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比例不断上升;有人做过实验将114例儿童吸烟、被动吸烟伴反复呼吸道感染;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而无吸烟或被动吸烟史与60例健康对照,将3组对照分析,发现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儿童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
浊之邪相杂为患,则易引发表证。虽冬春时节,但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也可中暑;虽夏秋时节,但因贪凉、近冷,也可伤寒。阳盛之体,虽阴浊之邪为患,也易化热、化燥;阴盛之体,虽阳热之邪为患,也易化寒、生湿。热证过用寒凉之品,也易伤阳而生寒,寒证过用温燥之品,也易伤阴而生热;实证攻伐太过,也易损阴、伤阳而致虚,虚证滋补太过,也易增壅、添郁而致实等。从以上足以看出,外感病学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寒
体重28石的银背山地大猩猩冲向照相机大猩猩通过用力捶打胸部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力量和突出地位这只彬彬有礼的大猩猩只想通过展示自己的力量,来吸引异性注意基戈马与一只雌性交配后,深情地在它前额吻了一下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看到一只巨大的银背山地大猩猩锤击着胸脯快速靠近自己,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被吓得掉头就逃。但是对获奖野生生物摄影师摄影师安迪·洛兹来说,大猩猩的这一举动说明
痘之形色初见,吉凶攸分,而寒热虚实亦已可辨,凡调摄挽回之力,惟在此时尤为紧要。且痘出三日内,毒在半表半里之间,关系最重,故妄汗则成斑烂,妄下则成陷伏,寒凉过用必伤正气,燥热过用则助邪气,虚寒不补则陷伏痒,实热不解则变黑归肾,倘有一瘥,死生立判,医者于此,不可不为之慎。一、痘疮见点后,身热稍退,别无内热等证,或色不甚红,顶不甚突者,便有虚象,虽在三五日内,亦切不可用寒掠之药,恐伤脾胃,为害不小,须以
阴胜则阳病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寒偏盛损伤阳气,过用酸苦涌泄之品亦可损伤阳气,导致阳气不足的病变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作者:
通过用两种方法对HBsAg阳性和阴性标本结果检测和对比,使临床对HBsAg阴性患者的重视,并在确定乙型肝炎时应以乙肝两对半为参考,其传染性及疗效可参考乙肝病毒定量。用两种方法对HBsAg阳性和阴性标本检测结果分析(全文)作者:孙铁
雷公云∶凡使,勿用石茆,根头真似鬼箭,只是上叶不同,味各别。凡采得后,只使箭头。用,拭上赤毛,用酥缓炒过用之。每修事一两,用酥一分,炒酥尽为度。作者:
2005年12月27日CancerJournal;Sep/Oct2005,Vol.11Issue5,p390-39838在接受放射疗法的乳腺癌患者中,患上放射性肺炎的风险与受辐射肺组织的体积,使用的甲氨喋呤,紫杉醇和三苯氧胺的量都有关系。许多对放射性肺炎的研究都是通过用作者:
周世翰 明代医家。字士和。叙州(今四川宜宾)人。生活于十六七世纪间。深明医理,尝有论药之书稿。倪朱谟登门求教,摘其言论汇入《本草汇言》。谓血之生理:“盖血之为物,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纳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分属冲任,灌溉一身。”擅长用红花疗血症,谓“少用则养血,多用必行血,过用使血行不止。”作者:
清凉透邪 温病治法之一。见《时病论》。适用于温病初起,通过用寒凉解毒药物,透邪于外,诸证随汗而解。症见发热、口渴、小便黄、无汗、苔黄、脉数,可用鲜芦根、石膏、连翘、竹叶、淡豆豉、绿豆皮等。作者:
丁国瑞 清代医家。字子良。金台(今江苏金坛)人。平素对痢疾一证尤有心得,尝谓治痢当于初起时辨其虚实寒热,认为治痢虽以清热为主,但不宜过用寒凉,以免伤及阳气,所著《治痢捷要新书》,颇获好评,裘吉生称其“简捷精要”。作者:
雷公云∶凡使,采得鹿角了,须全戴者,并长三寸锯解之,以物盛,于急水中浸之;一百日满出,用刀削去粗皮一重,了,以物拭水垢令净;然后用碱醋煮七日,旋旋添醋,勿令火歇,戌时不用着火,只从子时至戌时也;日足,其角白色软如粉,即细捣作粉;却,以无灰酒煮其胶,阴干,削了,重研,筛过用。每修事十两,以无灰酒一镒,煎干为度也。作者:
疮疡阳气脱陷 病证名。疮疡兼见阳气脱陷之病证者。见《外科枢要》卷一。该证多因患疮疡期间过用攻伐之剂,或脓血排泻过多,或因患者过度吐泻,致使体内精血消耗,阳气虚竭而发。证见畏寒头痛,咳逆呕吐,耳愦目蒙,小便短少,泻利肠鸣,里急腹痛,阳缩冷汗、牙齿浮动,肢体麻木,关节酸痛,四肢厥冷,或咬舌齿唇,舌根强硬等,属阳气脱陷之真寒证。或证见发热头痛,小便淋涩,自汗,便血,目赤烦喘,头晕体倦,气短热渴,含水不
烯的材料有可能被用作接触血液的生物医学器械和管子(如在透析中所用的那些)的一种涂层。血液在生物医学器械上凝固可能会抑制其性能,但在有硝酰(具有抗凝固特性的小分子)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受到控制。硝酰可以通过用过氧化氢氧化精氨酸(血液中一种常见化学物质)来生成。YuHuang及同事发现,由固定在石墨烯上的血晶素分子和葡萄糖氧化酶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能够从血糖生成过氧化氢,然后用它来将精氨酸转化成硝酰。因此这
DigiTimes报道——著名内存厂商GeIL近日宣布,将在其全系列内存产品中采用DNA防伪条码技术,从根本上避免假冒内存,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利益——在1个月之前,便曾经出现过用户举报假GeIL内存的事件。GeIL所采用的DNA防伪标签应用了生物DNA防伪技术,撷取动、植物的DNA,经萃取、剪接、合成等步骤,并由遗传工程技术处理后再经特殊生产制成。如无关键保密资料,任何假冒厂商想要复制这种DNA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