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09/12/8 0:14:12
摘要:《全国中草药汇编》:猴头菌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Bull.exFr.)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栎、胡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五脏,助消化。主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用法用量消化不良:猴头菌2两,水浸软,切成薄片,水煎服,日服2次,黄酒为引。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猴头菌(干品)5两,切片与鸡共煮食用,日服1次(或用鸡汤煮食)。备注(1)据文献,本品子实体内含抗癌物质。(2)还有一种小刺猴头菌Herieiumcaptmedusae(Bull.exFr.)Pers.,刺密而短,效用同猴头菌。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查看全文 [ 316字 ]
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Bull.)Pers],又称刺猬菌、猬菌,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猴头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初时稀疏,呈散射状,而后逐渐变得浓密粗壮,气生菌丝短,粉白色,呈绒毛状
-)、羟自由基(OH-)等,已有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提示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中OFR水平明显升高,大量OFR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作用,充当或激活炎性介质,使炎症进一步加重。猴头菌颗粒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猴头多糖、多肽及多种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能调节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改善胃肠黏膜的免疫状态[3,4],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局部炎症损害,促进炎症消退
8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所致消化不良采用胃乐新颗粒口服治疗。结果:胃乐新颗粒口服治疗症状全部消失53例,占60.23%。结论:胃乐新颗粒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所致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较好。【关键词】胃乐新颗粒猴头菌临床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慢性肝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抗肿瘤,并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猴头菌资源广泛、药效可靠、毒副作用少,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我们应用猴头菌浸膏制
(一)瓶栽法 用瓶子栽培猴头菌是目前比较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管理方便,成功率高,质量也好,主要缺点是用瓶子多,花工大,成本高,而且产量较低。其栽培方法是: 1.栽培季节应根据猴头菌的生育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从当年九月至次年五月为栽培猴头菌的适宜季节。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气候各异,应根据当地气象台、站,历年来的温度记录,以及有关气象资料,以便掌握温度变化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栽培季节
食药用菌同众多的农产品一样都有着各自的最佳成熟期,如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直接影响其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因此,适时地科学采收食药菌品,对于提高其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将黑木耳、灵芝、猴头菌的科学采收与加工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供您在生产中参考、选用。 一、黑木耳 正常管理30天左右,耳片已充分展开,达到生理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时要将一个菌袋上的所有木耳一次性全部采下,采下的木耳将根部清理干
药物名称猴头菌药物别名猴菇菌英文名称说 明100片/瓶功用作用气血病症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注意事项作者:
.肠多糖6.肠多糖片7.虫草被孢菌8.虫草被孢菌胶囊9.硫酸软骨素A钠10.虫草胶雷菌口服溶液11.虫草头孢菌粉12.虫草头孢菌胶囊13.淀粉酶14.淀粉酶口服溶液15.蜂胶片16.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剂17.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18.复方核酪口服溶液19.复方核酪注射液20.复方硫酸软骨素片21.复方灭活白葡萄球菌片22.肝水解肽注射液23.肝素钠含片24.猴头菌粉25.猴头菌片26.角鲨烯27
、蛋、胡萝卜、红薯、豌豆苗、油菜苔、柿椒、芹菜、莴笋叶等。 (3)含大蒜素丰富的食物:有资料表明含大蒜素的食物有明显的抗癌作用,主要有大蒜、葱。 (4)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这类食物能防癌、抗癌。含量丰富的有肉、海产品、谷物、大蒜、葱、芝麻。 (5)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有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猴头菌、海参、牡蛎、乌贼、鲨鱼、海马、甲鱼、山药、乌龟、香菇等。作者:不明
,每日1次。2.慢性萎缩性胃炎用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3次内服,或用十全大补汤加水煎服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据报道,有用本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半年为1个疗程。另用猴头菌片作为对照组观察27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差异非常显著,表明十全大补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优于猴头菌片。3.美尼尔综合征用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
Benevelli等(1995)、Knops等(1995)报道新二萜骨架仅分布在口蘑属(Tricholoma)的T.aurantium、T.fracticum。此外,Mazur等(1996)在花脸香蘑菇Lepistasordida中也有含这类化合物。 1.2.3其他类型二萜如Pleuromutiliu类型二萜,可从侧耳属(Plenrotus)中,截短侧耳P.mutilus、帕氏侧耳P.passe
萎缩性胃炎等病。 (5)三九胃泰 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6)猴菇菌片 药物组成:猴头菌。 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 (7)胃乃安胶囊 药物组成: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
近年来,医学及营养学专家都十分推崇蘑菇类食品(包括香菇、草菇、平菇及灵芝等菌类),因为大多数蘑菇均含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免疫活性,能起增强机体抵抗力和抗癌等作用。然而,知道蘑菇中含抗菌及抗病毒活性成分、有望成为开发天然抗生素丰富资源的人却并不多。 科学研究证明,真菌与人和动物的关系远比它们与植物的关系密切,它们与植物分道扬镳已有4亿多年之久。生物学家认为,植物的病害不妨碍人类,而真菌的病害却
指肠溃疡等症。 (13)三九胃泰 主要成分: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 木香。 功能:消炎止痛,理气健脾。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型慢性胃炎。 (14)猴菇菌片 主要成分:猴头菌。 功能:消炎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 此外,还有胃苏冲剂、舒肝和胃丸、木香顺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用于本病的治疗,临床应随证加以选择应用。作者:不
AG和1例CSG合并CAG,长期暴饮暴食,进食不规律,进酸辣食物,2例吸烟、饮酒、2例不吸烟,少量饮酒(女),爱饮浓咖啡,临庆症状为反复出现嗳气,上腹痛,饱胀食欲不振、反酸、采用胃舒平,甲氰咪胍,猴头菌片,三九胃泰治疗,但临床症状不能根除。 1.2 方法 以上8例全采用得乐冲剂缓冲服,并忌食刺激性食物,每日4次,每次1小包,28d为1疗程,饭前半小时左右冲服。 2 结果 4例CSG服得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5)三九胃泰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胃。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6)猴菇菌片药物组成:猴头菌。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7)胃乃安胶囊药物组成: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主治:慢
阴、健脾和胃法治疗萎缩性胃炎62例,对照组服用维酶素。治疗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有效率75.9%,差异显著(P0.05)。邱余新[12]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对照组17例服用猴头菌片,治疗组总有效率8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古伟明[13]采用健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对照组20例服用维酶素。临床症状、胃镜、病理、Hp尿素酶检测等结果的综合疗效分析比
胃泰胶囊胃得康片 胃舒欣颗粒救必应胃痛片 雪山胃宝丸(藏药)温胃降逆颗粒 猴头菌片猴菇片 猴菇饮(口服液)暧胃舒乐颗粒 摩罗口服液肠炎宁片 肠炎宁糖浆泻停封胶囊
3克甲118暑热康糖浆(1)每支装10毫升(2)每瓶装100毫升乙(3)每瓶装250毫升119温胃止痛膏每片7厘米×10厘米甲120滋阴润肠口服液(1)每支装10毫升(2)每瓶装100毫升乙121猴头菌片甲122紫前膏每瓶装200克甲123紫桔止咳糖浆每瓶装100毫升甲124黑首生发颗粒每袋装20克乙125感冒灵片薄膜衣每片重0.33克(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50毫甲克)126感冒退热颗粒每袋装2.
脘痛明显好转,惟感腹胀,呃气,便秘,乏力,遂在原方基础上去红花、鸡血藤,减白芍量为20g,再增党参、神曲各20g,白术15g,槟榔10g。水煎服,日1剂,半月后胃纳渐增,症状消失,精神日佳,遂嘱服猴头菌片等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李老认为本例患者病程较长,且痛有定处,痛势较剧而呈刺痛,脉沉弦,故断为肝郁气滞,热郁血淤之证。方用四逆散调畅气机、缓急止痛,丹参、鸡血藤、郁金、红花化淤通络,黄连
属、猴头菌属等等。白腐菌或褐腐菌所引起树木或木材腐朽,可以说是有害的大型真菌,然而有害和有益往往是相对的。木腐菌和许多真菌被视力森林清洁工,它们能使枯枝、落叶分解归还于大自然,参与物质循环,同时促使森林树木天然的新陈代谢,维持生态平衡。而白腐菌是目前己知能够将木质素彻底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唯一生物。人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它们来降解木质素。白腐菌产生的漆酶能降解造纸废液中的难分解物质。中国的毒蘑菇(毒
。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荣获中国药学发展奖-地奥药学科学技术奖(中药奖)二等奖。目录:前言凡例作者名单主编简介正文 孔石莼 木耳 海带 蜜环菌 毛头鬼伞 灵芝 香菇 猴头菌 金耳 银耳 蕨 苏铁 银杏 白皮松 红松 榧树 杨梅 胡桃 榛 板栗 榆树 波罗蜜 构树 无花果 薜荔 桑 啤酒花 荞麦 何首乌 荭草 羊蹄 马齿苋 落葵 菠菜 仙人掌 玉兰 五味子 八角茴香
291.守宫292.水蛭293.王锦蛇294.乌骨鸡295.乌梢蛇296.眼镜蛇297.眼镜王蛇298.银环蛇299.鳙鱼300.渔游蛇301.玉斑锦蛇302.竹叶青303.棕黑锦蛇六、菌类304.阿魏侧耳305.猴头菌306.金针菇307.灵芝308.香菇309.杏鲍菇药物基原拉丁学名索引作者: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9163/9163597.shtml
服,否则会降低疗效;麦滋淋、氢氧化铝凝胶、铝镁合剂等,这些药物除有胃黏膜保护剂作用外,尚有一定中和胃酸的作用.,但有胃出血及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宜使用。同时也不宜与四环素同服:可选用胃膜素、维美素、猴头菌片(胃乐宁、胃乐新)。 三、对症用药不可少 患慢性胃炎后常常会出现许多症状。有些症状并不一定都是由“炎症所引起的,单纯采用抗炎的方法治疗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
11种,加其他药物共67种。其中用量在前几位抗生素分别为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替硝唑、甲硝唑、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庆大霉素、白霉素。抗病毒药物为病毒唑、阿昔洛韦、抗病毒颗粒。消化系统药物为西咪替丁、猴头菌素、雷尼替丁、胃舒平、奥美拉唑、干酵母、硫糖铝、胃复安。其他药物有云南白药系列、解热镇痛类、治疗糖尿病药、抗组胺药等。抗生素使用年龄夸度情况:青霉素6个月~83岁,头孢曲松钠4~72岁,白霉素2~
除有保护作用外,尚有较弱的中和酸作用,注意前者可引起便秘。一般15mg,1日3次,餐前服。此药不宜用于有胃出血的病人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宜与四环素同用。 (4)其他:可酌情选用胃膜素、维酶素、猴头菌片等。 3辅助-对症药物的选用 胃炎有多种症状,但并不都是由“炎症”引起,完全抗炎治疗也不一定有效,说明引起症状的机制比较复杂,对症治疗不但可解除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建立治疗信心,是慢性胃炎药物
夏草、青蒿素,瑞拉菌素和埃博霉素的规模化生产,进行关键代谢途径的优化改造,研究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挖掘马蓝、云南萝芙木、龙血树野生植物资源和多孔菌、被毛孢珍稀真菌资源的新功能、新结构活性物质;对猴头菌、蔷甘菌、羊肚菌及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块菌类等食药用菌进行资源挖掘、人工培养和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发。 4.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实现北冬虫夏草、青蒿素、瑞拉菌素等的规模化生产,其中北冬虫夏草达到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山猴头就闻名全国,产量位居世界之首。九十年代之前是用瓶子进行猴头菇子实体培养,九十年代后改用塑料袋栽培,即将培养料装在塑料袋中,经灭菌、接种、培养,然后控制栽培条件长出子实体。 一、场地选择 生产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气体,周围300m无各种污水及其它污染源。要求座北朝南,通气性好,空气新鲜;栽培室内地要求平整,要有地窗、门窗。 二、栽培季节的选择 猴
通过分析食物的性质和其药物作用,使读者了解并掌握食用植物的药用功能和应用方法,通过合理的饮食行为获得自我养生健身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的目的。目录:香乳菇阿魏菇灰塔包洋蘑菇酸木碗美味牛肝壳状红菇蛹虫草鲍鱼菇小鸡油菌长根菇蜜环菌铆钉菇猴头菌羊肚菌侧耳野蘑菇草菇灰树花竹荪牛舌菌灰离褶伞滇肉棒蒙古口蘑白参茯苓葡酒红菇四孢蘑墨汁鬼伞花盖菇青头菇香菇树苔香丛枝瑚菌鸡油菌银耳干巴菌油口蘑胶勺马勃香杏口蘑硫色菌玉
布酚宁片盐酸苄丙酚胺片、脑清片194盐酸异可利定片 195亚油酸维生素E胶丸/二维芦丁片益寿宁196磺胺索嘧啶片磺胺二甲异嘧啶片197复方对乙酰氨基酚金银花注射液复方退热注射液198虫草被孢菌粉森田菌丝,至灵菌丝199虫草胶雷菌口服溶液心肝宝口服液200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提取物注射液助应素注射液201复方牛磺酸胶囊 202多糖蛋白片多醣蛋白片203复方氨肽素片制银灵片204复方凤胆口服液凤胆口服
大量难培养药用菌如冬虫夏草、块菌、蚁巢伞、牛肝菌、松口蘑等的菌种资源,是目前全国难培养药用菌菌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实验室,并对一些类群建立了分子鉴定体系。近年来对冬虫夏草、蛹虫草、灵芝、蚁巢伞、块菌、猴头菌和竹荪等都进行了营养生理和发酵条件与工艺的探索,在食、药用菌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上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通过对来自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菌种进行诱导和筛选,从丰富的菌种资源中筛选出一批优良菌株,进行了营养需
\r大毒菌\pc9.bmp\r,其形似柳菌,亦生柳树下。然柳菌其边不朝上仰,此菌边向上翻,食之即亡。解此菌毒,宜用苦茗、白矾为末,水调服可解。采此毒菌,煮铜器变色。──模板卷十二《滇南本草》明兰茂公元1396-1476年
3种)、牛肝菌科(5属16种)。马勃科(6属13种)和蘑菇科(2属12种)。主要药用属有多孔菌属、羊肚菌属、红菇属、侧耳属等。灵芝属的植物全世界有100余种,中国有73种,是世界上灵芝种数最多的国家,海南省是中国的“灵芝王国”,有50余种。本属可药用的有7种。担子菌中常用药材主要有茯苓、猪苓、 灵芝、紫芝、雷丸、马勃、银耳等,其他还有猴头菌、云芝、竹黄、侧耳、木耳、苦白蹄、尖顶地星、鸡丛、香菇
五、感染因素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窦粘液层接近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campylobacterpylori)存在,其阳性率高达50-80%,有报道此菌并不见于正常胃粘膜。凡该菌定居之处均见胃粘膜炎细胞浸润,且炎症程度与细菌数量成正相关。电镜也见与细菌相连的上皮细胞表面微突数减少或变钝。病人血中和胃粘膜中也可找到抗螺旋杆菌抗体。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
\r松菌\pc16.bmp\r,气味苦,涩而淡,性平。专治小便不通或不禁,可以分利水道,亦治五淋白浊,食之最良。往往谓是菌为有毒者,非菌之有毒耳,以菌下多有蛇卧,故用姜以验之,使人预知有毒无毒也。──模板卷十一《滇南本草》明兰茂公元1396-1476年
(音桓郡。《本经》下品)【校正】自草部移入此。【释名】芦(《本经》)。时珍曰∶当作萑,乃芦苇之属,此菌生于其下,故名也。若音观,乃鸟名,与萑芦无关。【集解】《别录》曰∶菌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八月采,阴干。弘景曰∶出北来,此亦无有。形状似菌,云鹳屎所化生,一名鹳菌。单末之,猪肉和食,可以遣蛔虫。恭曰∶菌今出渤海芦苇泽中碱卤地,自然有此菌尔,非鹳屎所化生也。其菌色白轻虚,表里相似,与众菌不同。疗蛔
温,有小毒。主心痛,温中,去长虫白癣(音藓)蛲(音饶)虫,蛇螫毒,症瘕诸虫,疽蜗,去蛔虫、寸白,恶疮。一名卢。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八月采,阴干。(得酒良,畏鸡子。)陶隐居云∶北来,此亦无有。形状似菌,云鹳屎所化生,一名鹳菌。单末之,猪肉和食,可以遣蛔虫。唐本注云∶菌,今出渤海芦苇泽中咸卤地,自然有此菌尔。亦非是鹳屎所化生也。其菌色白轻虚,表里相似,与众菌不同。疗蛔虫有效。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
\r喉菌\p05-c14a73.bmp\r此症因胎毒所致,或因心胃火邪,生于喉内如菌样,故名喉菌。不可用刀针。服黄连解毒汤、玉枢丹可使其不发,然未见全退者。《喉科指掌》清张宗良公元1757年
菌桂,文具桂条下。《本草图经》宋苏颂公元960-1279年
四明温台间山谷多生菌然种类不一食之间有中毒往往至杀人者盖蛇毒瓦斯所熏蒸也有僧教掘地以冷水搅之令浊少顷取饮皆得全活此方见本草陶隐居注谓之地浆亦治枫树菌食之笑不止俗言食笑菌者居山间不可不知此法《医说》南宋张杲公元1127-1279年
生于牙根,其状紫黑色,高低如菌状。此系火盛血热,而兼气滞。《尤氏喉科秘书》清王士雄公元1644-1911年
掘地,以冷水搅之令浊,少顷取饮。此方见《本草》,陶隐居注谓之地浆,亦治枫树菌食之令人笑不止者,俗谓之笑菌,盖菌种录》。《是斋百一选方》宋王璆原公元960-1279年
属心经火多,因气郁而生。生舌上,或如木耳,或如菌状,其色红紫。(方见舌症。)《尤氏喉科秘书》清王士雄公元1644-1911年
地浆注陶云∶山中多有毒菌,地浆解之。地生者为菌;木生者为。江东人呼为蕈。《尔雅》云∶中馗,菌。注云∶地蕈子也。或云地鸡,亦云獐头。夜中光者有毒;煮不熟者有毒;煮讫照人无影者有毒;有恶虫鸟从下过者有毒;欲烂无虫者有毒;冬春无毒及秋夏有毒者,为蛇过也。《证类本草》宋唐慎微公元960-1279年
多因气郁而生,如菌状,或如木耳样,色红色紫,皆属心火。治用金丹、碧丹和吹,内服煎剂,同舌痈法。《重订囊秘喉书》
\r天花菌(模板附图)\pc135.bmp\r,气味甘,性平。无毒。色白味佳。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宽中,亦治小儿五疳虫疾,食之可化。凡煮菌者,入金银器同煮,不黑可食,黑者勿用。此菌晒干研末,敷恶疮可消,溃烂出头者,敷其疮边,自可痊愈。──模板卷十二《滇南本草》明兰茂公元1396-1476年
(附篦菌等十六种)\r七星菌(模板附图)\pc134.bmp\r,生山中阴湿处,形似牛肝菌,背后有七点黄斑。味甘美、辛,性平。无毒。主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妇人尸劳、瘵症,能杀痨虫。人多忽其功效。──模板卷十二以上五色诸菌,人多不识,往往不细为分别,误将毒菌视为无伤,致令毒杀,深为可悯。今特一一分别详明,使人知所采择。凡有未识者,宜加姜米或金银器同煮,倘有黑色,断不可食。外有一种番肠菌,其形与见
(《拾遗》)【校正】自草部移入此。【释名】杜蕈(《菌谱》)、地蕈(《拾遗》)、菰子(《食物》)、地鸡(《尔雅》)、獐头。藏器曰∶地生者为菌,木生者为。江东人呼为蕈。《尔雅》云∶中馗,菌也。孙炎注云∶地蕈子也。或云地鸡,亦云獐头。郭璞注云∶地蕈似钉盖,江东名为土菌,可啖。凡菌从地中出者,皆主疮疥,牛粪上黑菌尤佳。若烧灰地上经秋雨,生菌重台者,名仙人帽,大主血病。时珍曰∶中馗神名,又槌名也。此菌钉上若
(宋《图经》)【集解】颂曰∶杉菌出宜州。生积年杉木上,状若菌。采无时。【气味】甘、辛,微温,无毒。【主治】心脾气疼,及暴心痛(苏颂)。《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李时珍公元1578年
\r竹菌(模板附图)\pc136.bmp\r,家园生者。气味咸,性寒。无毒。和姜、醋食最良。主治能解五脏六腑热结。亦治赤、白痢疾。同猪肉食,益脾补中。外有一种苦竹菌,有大毒,不可用,味苦、麻。──模板卷十一《滇南本草》明兰茂公元1396-1476年
味咸、甘,平、微温,有小毒。主治心痛,温中,去长虫、白癣、蛲虫,蛇螫毒,症,诸虫。疽蜗,去蛔虫、寸白,恶疮。一名芦。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八月采,阴干。(得酒良,畏鸡子。)出北来,此亦无有,形状似菌。云鹳屎所化生,一名鹳菌。单末之,猪肉和食,可以遣《本草经集注》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57年
论曰朽木生蕈,腐土生菌。二者皆阴湿之气,蒸郁所生也。既非冲和所产,性必有毒。若误食之,令人吐利不已,(心腹切痛),甚者身黑而死。菜亦生于阴湿,食之过多,或与菌蕈治食诸菜蕈菌中毒。甘草散方甘草(炙锉)贝子胡粉(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调下。治食诸菜中毒方童子小便人乳汁(各半盏)上二味,并和匀微煎过,分温二服,连并服之。治食诸菜蕈菌中毒方鸡屎(烧灰)上一味,碾为细末,每服半钱匕,用好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