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6/8/15 18:09:09
摘要: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是指生物(尤指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抗药性的产生使正常剂量的药物不再发挥应有的杀菌效果,甚至使药物完全无效,从而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并容易使疾病蔓延。目前,多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基因突变造成的。抗药性变异一旦产生,就可以传给后代,并可以转移给原来没有抗药性的敏感菌(参见”药物敏感试验”条),使抗药菌逐年增加。为防止和减少抗药菌的产生,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改进和研制新的抗生素;二是坚持合理用药。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往往与用药剂量不足、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等用药不当的作法有密切关系,所以合理用药是防止和减少抗药菌产生的重要一环。比如严格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谱选用药物,必要时应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使体内药物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浓度,以求彻底杀灭病原菌而又尽量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必要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检查;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等等。对病媒生物而言,抗药性(pesticideresistance)是指由于杀虫药剂使用,在病媒生物种群中发展并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对杀死正常种群杀虫药剂剂量的忍受能力。
查看全文 [ 489字 ]
摘要:目的了解龙门县家栖鼠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对龙门县城区内所捕捉的55只褐家鼠、20只黄胸鼠进行无选择性摄毒抗药性监测。结果龙门县城区捕捉的褐家鼠和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性率分别为0、5.0%,其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06mg/kg、102.4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已产生有抗药性个体。结论龙门县城区内开展灭鼠工作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
许多科学家认为:害虫对农药的适应性还导致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继而影响农药使用的投入和作物收成多寡。害虫有腿有翅膀能跳能飞,一个农民的活动可能影响近邻,一个地区的活动可以影响其它地区,从工厂区飞来的家蝇可以对许多农药有抗药性。 什么叫抗药性?一个癌症病人,疼痛难忍,常服用止痛片,开始服一片可止痛,服用时间长了,两片才能止痛,到后来4片才能止痛,这叫做抗药性。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也是如此,总是使用
【摘要】目的了解中华按蚊对DDT和溴氰菊酯的抗药性,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以区分剂量判定抗性级别,以LD50确定抗性程度。结果中华按蚊对DDT和溴氰菊酯区分剂量击倒率均<20%,死亡率均<50%,具有很高的抗药性。DDT的LC50>4%,与1996年调查一致;溴氰菊酯LT50684.12min,比1998年提高306倍。结论DDT停用多年后抗药性未明显下降,溴
不久前震动全美国的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爆发再度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抗药性致病菌对人类生存威胁的问题上来。从最早发现的青霉素,到后来的万古霉素、四环素,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抗生素曾经在人类与病原微生物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拯救了成千上万条生命。然而,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的抗药性病菌的出现,又给人类健康安全敲响了警钟。时至今日,如果说普通人仍未感受到问题的严峻性,那么对于抗药性致病菌
里,几乎所有的甲型H1N1病例都抗达菲。也就是在三年之前,科学家们还广泛相信,名为“奥司他韦”的药物是对抗甲型H1N1流感的利器。这种药物在临床上所向披靡,病毒出现抗药性的情况非常罕见,只有0.32%的成人和4.1%的儿童患者出现抗药性。当时,高达92.3%的甲型H3N2流感病例对另一类抗流感病毒药出现抗药性,而科学家们认为流感病毒不太可能进化出如此之高的对奥司他韦的抗药性。奥司他韦的商品名在中国
褐飞虱2013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山东等19个省(区)60个抗药性监测点,分别对稻飞虱、二化螟、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水稻、蔬菜主要害虫对田间常用防治药剂抗性水平显着上升,急需优化防治策略,加强科学用药,抓好技术指导,开展统防统治,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在小麦重点产区设置7个监测点,监测小麦赤霉病菌株对多菌灵的
据新华社讯 近几年来,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的抗药性从2%增加到了90%。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药物滥用无关,说明通过谨慎用药预防病毒抗药性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 传统观点认为,病原体抗药性增强是滥用药物所致。例如,人们认为大量使用金刚烷胺会对病毒形成进化压力,使对药物敏感的毒株灭亡,而具有抗药性的毒株获得生存优势,并扩散开来,导致抗药性愈演愈烈。 根据这种理论,在
2007年06月25日科技日报过去几年来,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的抗药性从2%增加到了90%。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与人们原先认为的不同,通过谨慎用药预防抗药性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 传统观点认为,病原体抗药性增强是滥用药物所致,例如大量使用金刚烷胺会对病毒形成进化压力,使对药物敏感的毒株灭亡,具有抗药性的毒株获得生存优势,从而扩散开来,导致抗药性愈演愈烈。 根据这种
由于对农药的长期反复使用或滥用,目前已有多种农药在防治植物病虫害时出现药效减退,甚至无效的现象。为了减小抗药性的发生,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交替使用农药。交替用药就是在某一植物的生育期内,交替使用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农药。它不但能提高防治效果,而且还能延缓某种优良农药品种使用年限。如杀虫剂有有机磷制剂、拟除虫菊酯制剂、氨基甲酸酯制剂、有机氯制剂、生物制剂几个大类,其作用机制各有不同。同一类
摘 要 疟原虫产生抗药性是疟疾防治中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抗叶酸类抗疟药的抗药性机制已基本搞清,与其作用靶酶二氢叶酸还原酶或二氢蝶酸合成酶基因点突变相关。喹啉类药物抗性影响因子尚不完全清楚。恶性疟原虫5号染色体上的多药耐药基因1及7号染色体上的cg2基因可能是抗性相关基因,但二者都不能完全解释抗性,尚待深入研究。 疟疾的流行至今仍然十分广泛,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人面临感染疟疾的危险
新华网纽约6月18日电(记者王艳红)过去几年来,流感病毒对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的抗药性从2%增加到了90%。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与人们原先认为的不同,通过谨慎用药预防抗药性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 传统观点认为,病原体抗药性增强是滥用药物所致,例如大量使用金刚烷胺会对病毒形成进化压力,使对药物敏感的毒株灭亡,具有抗药性的毒株获得生存优势,从而扩散开来,导致抗药性愈演愈烈。 根
【摘要】 恶性疟是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长期抗疟治疗引起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青蒿素类药物是在氯喹抗药性产生之后的主要替代治疗药,也是至今唯一没有出现普遍抗药性的抗疟药,但有研究提示青蒿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正逐渐下降,抗性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恶性疟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的产生及传播,对其抗性机制研究迫在眉睫。目前的研究发现,除pfatp6,tctp等,疟
【摘要】 疟疾是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疟原虫尤其是恶性疟原虫对治疗药物产生抗药性是有效治疗疟疾面临的主要问题。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高水平抗性使许多国家把磺胺多辛-乙胺嘧啶作为一线抗疟药。随着该药的使用,恶性疟原虫的抗性迅速发展。各疟区已有使用该复方治疗失败的报道。本文综述该复方抗药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抗药性产生的机制及促使抗药性产生发展的因素。【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磺胺多辛-乙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防止抗药性疟原虫的出现和传播,否则目前应对疟疾最有效的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疗法将面临威胁。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严重时可致死。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对恶性疟疾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为防止滥用青蒿素导致疟原虫产生抗药性,专家强调青蒿素只能用于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不应单独使用。世卫组织及“遏制
近日,国际减灭抗生素抗药性及食品安全联合体第一届研讨会(InternationalConsortiumonAntibioticResistanceMitigationandFoodSafety(ICARM)KickoffMeeting)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南开大学副校长关乃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俄亥俄州立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华
计算公式抗性系数=现场品系KT50/实验室敏感品系KT50;(2)根据全国蟑螂防治学组《蟑螂抗药性监测方案(试行)》的规定,抗性系数10为高度抗性。 2结果与分析 结果与分析见表1。表1丹阳市蟑螂抗药性调查结果(略)丹阳市蟑螂对高效氯氰菊酯为高抗,溴氰菊酯为中抗,敌敌畏、残杀威为低抗。 3讨论与建议 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我市的蟑螂(品种以德国小蠊为主)对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在以后的选药时
感染症研究所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员从一名使用过抗流感药物帕拉米韦的儿童体内,检测出了药物难以发挥作用的新型流感病毒。这是日本国内首次检测出对帕拉米韦具有抗药性的病毒。 帕拉米韦是去年1月开始在日本上市销售的抗流感药物。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透露,抗药性病毒是从一名5岁儿童体内检测出来的。这名儿童今年1月因为高热和肺炎住院,最初利用抗菌药进行治疗,但呼吸状况恶化后用流感快速诊断试剂进行了诊断,发现呈阳
题具体来讲就是:在人类医学、兽医、饲料喂养中,过于经常、不恰当、无效使用了抗生素,用于对抗病毒性病症,抑或使用的剂量不正确,不能有效消灭细菌。其后果是:细菌很快生成自我保护能力,并得以存活,产生了抗药性。“瑞士现在已有几个死亡病例,因为患者产生了抗药性而无法对其进行治疗,”伯尔尼大学传染病研究所的AndreasKronenberg说。这位传染病学者是瑞士抗生素抗药性研究中心(英)主任。漫不经心的
美媒称,一项新研究提出,中国的某些H7N9禽流感病毒开始对治疗这种疾病的仅有药物产生抗药性。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月16日报道,这项研究考察了一位感染H7N9的患者,发现潜伏在患者体内的一部分H7N9病毒能抵御抗病毒药达菲和瑞乐沙。研究人员说,约有35%的病毒对这些药物具有抗药性,65%的病毒对这些药物敏感。治疗一位患者体内的这种“混合种群”的流感病毒可能是个难题,因为给患者服用达菲或瑞乐沙都可能
曾为癌症治疗障碍物的抗癌药剂抗药性问题的抑制物质被成功的开发出来了。韩国科学技术部于7月29日宣布韩国原子能医学院(院长金钟淳)放射线医学研究所李尹实(45)博士研究小组成功的开发出能够抑制诱发放射线和抗癌药剂抗药性的热冲击蛋白质的物质。药物反复服用以后会出现药效不断低下的现象,因此这种药物抗药性的现象在癌症患者接受放射线治疗和抗癌药剂治疗时成为了治疗效果不断降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对诱发抗药
日本官方通报,日本确认发现一名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经检测,这名患者携带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出现基因突变。路透社报道,这名患者对抗流感药物“达菲”呈抗药性表现。实验室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患者体内出现基因突变特征。路透社援引日本厚生劳动省传染病防控中心副主任榎并孝司(音译)的话说,现阶段虽然这名患者对“达菲”产生抗药性,但抗药性的程度尚未通过实验室评估。榎并孝司说,这名
一种更缓和、温柔的控制病菌的手段或许是解决致病细菌出现抗药性的途径。 据福克斯新闻消息,在50年前,青霉素之类的抗生素就作为对抗从扁桃体炎到感冒发烧之类疾病的主要武器了。而近年来,这些抗生素的威力却开始逐渐被削弱。 如此多的病菌种群,现在普通抗生素已经对其束手无策,以至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将病菌抗药性列为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一大问题。 一些疾病由于抗药性变得越来越难治疗,如结核病、淋病、疟疾以
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高度敏感的检测手段,可以准确识别出艾滋病病人体内病毒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位点。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07年1月7日在线《NatureMethods》杂志上,将于2月份发表在印刷版上。此项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杜克爱滋病研究中心资助。“这个检测将为内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因为它可以预测出一种药物在某个病人身上是否有效”,该检测的开发者之一FengGao
1月18日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重要作物病原菌抗药性机制及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凭借着保障重要粮油作物高产稳产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水稻、小麦和油菜就是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重要粮油作物。但水稻恶苗病、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重大流行性真菌病害一直以来危害着水稻、小麦和油菜的生产。特别是小麦赤霉病近年来的多次大规模暴发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由于抗药性问题,一种广泛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毒性已不足以杀死螟蛉虫。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克莱姆森大学共同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广泛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毒性对于螟蛉虫这种害虫几乎没有作用——这个结果与20年前的预测是一致的,但是那个预测几乎一直被我们忽略了。这项研究可能是一个信号,让我们更加密切地关注那些警告信号,谨慎发展能抵御农业害虫的转基因作物。研究中涉及的是一种转基因
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记者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主任符立梧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发现一系列药物可逆转或抑制肿瘤的多药抗药性。这一基础研究成果为肿瘤病人带来新希望。目前,该系列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份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其中包括CancerRes(《癌症研究》)、MolMed(《分子医学》)等SCI论文73篇,获得专利6项。去年,
科学家日前发现,抗药性H7N9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正是一种基因变异,使得新出现的H7N9感病毒对达菲(Tamiflu,是治疗H7N9流感唯一有效的药物)产生抗药性,而不影响病毒在动物之间传播的能力。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1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期刊上。 美国纽约市西奈山医学院尼可·鲍威尔教授在中国病人身上分离出H7N9病毒,并分析了病毒经过基因变异后的抗药性和感染能力。研究人员发现,该病毒能高度
大多数多药物抗药性机理(对抗生素、抗菌剂、抗疟疾药物、杀虫剂,还有对人类的癌症化疗药物等多种药物的抗药性)涉及一种能够将药物抽出细胞的转运蛋白。研究人员对这种转运蛋白的原型分子——哺乳动物P-糖蛋白——几十年来已经作了大量研究,但只是在过去几年里才获得了充分的结构和生化数据,使我们能够从机理上对其有一个认识。ChrisHiggins对我们当前关于4大类多药物转运蛋白的知识进行了综述。这4类转运蛋
肠道间质瘤(GIST)的罕见癌症患者来说,伊马替尼(Gleevec(R))药物的使用已经较先前的疗法产生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改进。然而,尽管采用了伊马替尼,在有些患者中,癌细胞还是会立即或在出现初始反应后继续增长。《TheOncologist》6月期的一篇文章关注了近期对伊马替尼抗药性(包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展对GIST个性化治疗的结果)原因的研究。根据新的发现,StefanSleijfer博士及
新华网日内瓦7月7日电(记者刘国远)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7日说,目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是在个别患者身上出现抗药性,尚无迹象表明抗药性病毒开始广泛传播,因此目前仍不会建议改变临床药物治疗方案。 福田当天告诉记者,目前对抗流感药物达菲产生抗药性的患者仍然是零星个例,并未见抗药性病毒大范围传播的证据。他说,目前世卫组织不会建议各国对临床治疗方案作出任何改变,即仍维持使用达菲和乐感清等抗
中新网4月5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日本的一项医药调查发现,乙型(B型)流感病毒已对两种抗流感药物显示出抗药性。 乙型流感不如甲型流感常见,受感染者的病情也较温和。现在,研究人员在一些乙型流感患者体内发现,该病毒对“达菲”(Tamiflu)和“乐感清”(Relenza)的抗药迹象。 《美国医学会杂志》星期三发表的最新报告说,研究人员在日本四个社区医院取得乙型流感病毒样本。他们发现一个孩子
对抗菌素有抗药性的细菌菌种的出现,是临床环境中一个越来越大的威胁,但人们对它们出现的过程却不是很了解。利用暴露于浓度不断增大的氟喹诺酮抗菌药“诺氟沙星”的一个大肠杆菌连续培养物所做实验表明,少数自然出现的抗药变体能保护其种群的绝大部分。这些具有高度抗药性的分离菌种产生信号作用分子“吲哚”,它能激发易感皮肤中的药物外排泵和其他保护机制。这种利他行为使较弱的成分能够存活,并有机会进行有益的突变。对细
抗生素作为药物问世还不到一百年,如今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病菌”已让医学界头疼。细菌的抗药性如何产生?加拿大研究人员最近报告说,他们从3万多年前的细菌DNA中分离出了抗药基因,首次通过严谨的实验表明,抗药性基因根植于细菌,甚至远早于人类发现抗生素。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该国西北部的育空地区钻取沉积物,取得了冰封3万多年的土壤样本,从中提取出细菌DNA。他们采用严格方法保证样本不被现代微生物所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肺炎链球菌能对青霉素产生抗药性的机理,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发出能破坏病菌产生抗药性的新药。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菌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的产生,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英国沃里克大学3月12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这所大学的研究小组针对每年能导致全球500万儿童死亡的肺炎链球菌进行了研究。
新近一则报告显示,欧洲有流感病株已对罗氏的Tamiflu(oseltamivir)产生不可忽视的抗药性。欧洲疾病防控中心(ECDC)对此进行了研究。初期结果显示,本次冬季流行的某些H1N1病毒对Tamiflu具有抗药性。去年11月和12月,从欧洲10个国家分离出了148个A型流感病毒样株,欧盟资助的VIRGIL网络对此进行了测试。截止目前,其中19个样株对oseltamivir产生抗药性。欧洲疾
研究人员发现了癌症治疗中导致PI3激酶(PI3K)抑制剂抗药性的机制,新成果发表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期刊上,将有助于科学家们在这种抗药性出现之前开发出对付它的新战略,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超过25%的乳腺癌患者体内,负责编码PI3K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促进了乳腺恶性肿瘤的生长。PI3K抑制剂的开发已经到了临床试验阶段,然而,尽管这种治疗方法充满前景,但针对目标治疗的抗药性经常出现
美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体内较易出现抗药性,在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治疗时需特别注意用药方式。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临床传染病》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两名免疫系统有缺陷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数日后,这两名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先后发生变异,对流感药物达菲和帕拉米韦产生抗药性。研究人员说,短时间治疗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体内出现
美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体内较易出现抗药性,在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治疗时需特别注意用药方式。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临床传染病》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两名免疫系统有缺陷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数日后,这两名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先后发生变异,对流感药物达菲和帕拉米韦产生抗药性。 研究人员说,短时间治疗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
这150个病例涉及服用了抗流感药物达菲和乐感清,主要症状表现为呕吐和腹泻等。面对并未消退甚至在季节变换后可能更加强劲的流感疫情,我们的国粹——传统中医药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疗效? 病毒抗药性与药物副作用频频发生 自甲型H1N1流感病毒从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后,不少国家认为达菲是治疗这一流感病毒最为有效的药物,一直把它作为一线药物使用。事实上,在与这场突如其来的流感疫情战斗过程中,达
●世卫组织已接到57例抗“达菲”甲流病例报告。 ●美国媒体称,甲流病毒变异后获得抗药性,进而使治疗更难。 据新华社电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日宣布,北卡罗来纳州报告4例对抗流感药物“达菲”呈抗药性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3名患者死亡。 同一天,英国卫生防疫部门声明,威尔士地区数日前出现的5例抗“达菲”甲流病例很可能为人际传播,而且病毒可能已经发生变异。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美国
美国男子安德鲁·斯比克于上月乘坐法国航空公司班机前往巴黎时,被查出患有一种抗药性肺结核病,而且一时之间他体内的致命病菌致使同机其他人暴露在被此病菌的威胁之下。斯比克的这种抗药性病菌,很可能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多年来,各国公共卫生官员一直在提醒人们,对于抗生素的过度依赖已经孕育出了新一代的超级抗药性病菌,这种病菌对于药物的抵抗能力正在逐渐增强。随着抗生素在农业方面的使用(用于预防牛、鸡、鱼类的传染病
命的MRSA细菌等具有非常强的对抗作用,而且可以治疗肺结核、败血病等多种常见的感染。更重要的是,与其他主要攻击细菌蛋白质的多数抗生素不同,它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消灭细菌,病原体很难对其发展出抗药性。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抗生素也因为其发现方式,为新一代抗生素铺平了道路。科学家们一直相信,土壤中充满了各种新奇且强大的抗生素,但99%的微生物在实验室环境下都无法发育,这让科学家们很挫败,
日本官方2日通报,日本发现一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体内流感病毒发生基因突变并对抗流感药物“达菲”呈现抗药性反应。 同日,英国官员警告,下月英国每天可能新增10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因此政府决定放弃眼下实施的抗流感措施。 基因突变 日本厚生劳动省官员2日说,日本确认发现一名对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经检测,这名患者携带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出现基因突变。 路透社报道,这
并统计分析。结果分离4种致病菌共62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14株,铜绿假单胞菌28株,大肠埃希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对碘伏、醋酸氯已定未发现抗药性产生;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对84未发现抗药性产生;分离出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84已经产生抗药性(耐药率60%)。结论医院消毒剂使用不合理,尤其是高效消毒剂滥用,已致使医院菌株对常用消毒
在对罹患对Gleevec具有抗药性的胃肠道基质肿瘤(GIST)的患者进行的一次第三阶段试验中,辉瑞公司的研究性新药SUTENT/SU11248(sunitinibmalate)使存活率延长了一倍以上,并大大降低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据本周在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新数据,在其它类型的肿瘤中,也观察到令人鼓舞的第二阶段试验结果,其中包括转移性肾细胞癌、转移性乳癌和神经内分泌癌。 一
任何药物的使用,其本身都会产生对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体的选择,这是抗菌疗法不可逾越的障碍。但一项新的研究工作得出的结果表明,选择不产生抗药性也许是有可能的。过去,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组合药物剂量,对那些对药物敏感的细菌和对药物有抵抗力的细菌的生长速度进行了灵敏的测量,对它们之间的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的亚致死浓度时,doxycycline和ciprofloxacin的一种混用剂型优先选择野生型埃希氏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确认,日本政府正在审批的首个纯国产抗流感药物CS—8958(又称laninamivir),可用于治疗对达菲具有抗药性的流感病毒感染。 日本横滨警友医院小儿科主任菅谷宪夫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说,在2008年至2009年的流感多发季节,他们将184名志愿者分成两组,这些人患流感后分别服用了CS—8958和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抗流感药物达菲。在这个季节,一种对达菲具有抗药性的流感病毒流行
三苯氧胺常用于乳腺癌治疗,但一部分患者会变得对治疗方法产生抵抗力,她们的癌症更可能复发。对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与ERBB2/HER-2通道之间的关系所做的一项研究,为了解三苯氧胺的作用机制及三苯氧胺抗药性的基础提供了线索。这项新的研究工作表明,乳腺癌中ErbB2的主动抑制需要Pax2,Pax2的减少引起由ErbB2驱动的抗三苯氧胺细胞的生长。作者:
在对罹患对Gleevec具有抗药性的胃肠道基质肿瘤(GIST)的患者进行的一次第三阶段试验中,辉瑞公司的研究性新药SUTENT/SU11248(sunitinibmalate)使存活率延长了一倍以上,并大大降低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据本周在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新数据,在其它类型的肿瘤中,也观察到令人鼓舞的第二阶段试验结果,其中包括转移性肾细胞癌、转移性乳癌和神经内分泌癌。 一
墨西哥科学家经过5年多的研究,终于发现了结核分支杆菌的一种叫做IDSA2的基因,它能使结核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据这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科学家豪尔赫·冈萨雷斯表示,他们将继续对这种细菌的基因进行研究,以确定启动其基因表达的条件,进而达到最终抑制这种基因的作用的目的。(中国金药网)作者:自动采集
《自然》杂志(Nature)周三发表文章称,英国科学家找到了为什麽有些女性会对最常用的乳腺癌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患者若有抗药性,癌症复发的几率较高。研究项目负责人、来自剑桥大学英国癌症研究院(CancerResearchUK)的JasonCarroll表示,该成果有助于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测试,以确定抗癌药它莫西芬(tamoxifen)对哪些患者无效,哪些患者应服用其他药物治疗乳腺癌。大多数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