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15/3/18 11:37:41
摘要:苦杏仁苦杏仁SemenArmeniacaeAmarum(英)BitterApricotSeed别名杏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PrunusarmeniacaL.的种子。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6m。叶互生,广卵形或卵圆形,长5~10cm,宽3.5~6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不明显的重锯齿;叶柄多带红色,有2腺体。花单生,先叶开放,几无花梗;萼片5,花扣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心皮1,有短柔毛。核果近圆形,直径约3cm,橙黄色;核坚硬,扁心形,沿腹缝有沟。花期3~4月,果期5~6月。多栽培于低山地或丘陵山地。主产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采制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晒干。性状种子扁心形,长1~1.9cm,宽0.8~1.5cm,厚0.5~0.8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富油性。味苦。化学成分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脂肪油、苦杏仁酶(emulsin)、苦杏仁甙酶(amygdalase)、樱叶酶(prunase)、雌酮、
查看全文 [ 3594字 ]
宏安朱素芳上东友(1.陕西省成阳市药品检验所,陕西成阳712000;2.陕西省成阳市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陕西咸阳7121~3.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药检所,712000)现代中医药近年来,以苦杏仁甙为指标对中药苦杏仁的炮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综合分析了有关文献资料,概括起来,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苦杏仁加热处理的研究苦杏仁的炮制方法较多,但都未脱离经加热处理后入药这一基本要求规范。如两晋
宏安朱素芳上东友(1.陕西省成阳市药品检验所,陕西成阳712000;2.陕西省成阳市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陕西咸阳7121~3.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药检所,712000)现代中医药近年来,以苦杏仁甙为指标对中药苦杏仁的炮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综合分析了有关文献资料,概括起来,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苦杏仁加热处理的研究苦杏仁的炮制方法较多,但都未脱离经加热处理后入药这一基本要求规范。如两晋
【摘要】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苦杏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今后苦杏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 苦杏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 苦杏仁为蔷薇科杏属植物野生或半野生杏、山杏、辽杏及西伯利亚杏的成熟种子[1]。我国的苦杏仁资源极为丰富,且分布很广,河北、内蒙、辽宁、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均有生长。苦杏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苦杏仁
【摘要】目的探讨苦杏仁在临床应用中的入药方式。方法根据苦杏仁在贮存、煎制过程中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变化,确定其科学的入药方式。结果苦杏仁以生杏仁的方式低温保存,临用前捣碎,并且煮沸后下。结论易于控制苦杏仁苷的含量,而且脂肪油稳定。其安全性、有效性得到更进一步的保证。【关键词】苦杏仁;入药方式;探讨苦杏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现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临床主要用于止咳平喘、润肠通便[1]。本品入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郁李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SupelcoODS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苦杏仁苷峰分离良好,苦杏仁苷浓度在0.06613~4.232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5.91%(RSD=2.2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
苦杏仁药材质量控制需加强时间:2005-09-2213:38:01阅读:46次 责任编辑: 由沈阳药科大学和日本北海道药科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有必要增订苦杏仁的常规理化试验项目,以加强其综合质量控制。 科研人员用HPLC法测定了苦杏仁药材14个市售样品、不同年度贮存品及自制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考察了市售药材的常规理化试验项目。结果表明,市售药材生品的苦杏仁苷含量与炮制品间差异明
【摘要】目的研究苦杏仁甙(Amygdalin)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取第2代对数生长期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苦杏仁甙(4.0、2.0、1.0、0.5、0.25、0.125mg/L)作用24h后,采用MTT法观察苦杏仁甙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苦杏仁甙随着浓度的增加,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苦杏仁甙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兔
11]。据报道,9种红景天生氰苷含量约4.30~8.39mg/g[12],木薯叶HCN含量为202.7~284.8mg/kg,木薯块根HCN含量为46.8~92.6mg/kg[13]。苦杏仁苷是从苦杏仁及桃、李、樱桃、苹果等种子中分出的氰苷,较常见的α-氰苷是由杏仁腈与龙胆双糖缩合而成的双糖苷,分子式C20H27NO11·3H2O。在这些种子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氰苷,如:苦杏仁(苦杏仁苷含量石家庄3
(炒半生半熟即有毒)用杏树皮煎汤饮之,虽迷乱将死者亦可救。《急救便方》
苦杏仁 苦杏仁 SemenArmeniacaeAmarum (英)BitterApricotSeed 别名 杏仁。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杏PrunusarmeniacaL.的种子。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6m。叶互生,广卵形或卵圆形,长5~10cm,宽3.5~6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不明显的重锯齿;叶柄多带红色,有2腺体。花单生,先叶开放,几无花梗;萼片5,花
苦杏仁(kuxingren)SemenArmeniacaeAmarum [来源] 蔷薇科(Rosaceae)植物山杏Armeniacavulgarisvar.ansu(Maxim.)YuetLu、西伯利亚杏Armeniacasibirica(L.)Lam.、东北杏Armeniacamandshurica(Maxim.)Skv.或杏ArmeniacavulgarisvulgarisLam.的味
[中文名称]扁桃甙[英文名称]Amygdalin[别 名]苦杏仁甙Mandelonitrile-β-gentiobioside,Amygdaloside,Laetrile,VB-17[化学名称]Benzeneacetonitrile,α-[(6-O-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oxy]-,(R)-[分子式]C20H27NO11;[分子量]457.
苦杏仁混淆品——桃仁(Taoren) [来源] 蔷薇科(Rosaceae)植物桃AmygdalusnersicaL.或山桃Amygdalusdavidiana(Carr.)C.deVosexHenry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 扁长卵形或长圆形,长12~19mm,宽8~12mm,厚2~4m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圆端合点处向尖端有多数深色凹下的脉纹,脉
夏天是甜杏上市季节,孩子们不但喜欢吃杏,而且也很喜欢吃杏仁,许多家长认为,杏仁有止咳化痰的功用,故听之任之,不加劝阻,结果苦杏仁吃多了以后,就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慌乏力、轻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如果不及时抢救,甚至可出现昏迷、阵发性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紫绀、呼吸急促或微弱,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为什么吃了苦杏仁会引起中毒呢?原来苦杏仁中含有一种苦杏仁甙(也叫氰甙)的
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每盐附子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三、炼法 炼制,是在沸水中短时间浸煮的方法。主要目的有破酶保苷(如桃仁、苦杏仁),破坏毒蛋白(如白扁豆),同时也有利于分离种皮和种仁。 苦杏仁有苦杏仁,苦杏仁和炒苦杏仁。苦杏仁有小毒,炼去皮,除去非药用部位,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药效;炼杏仁擅于降气止咳,润肠通便,多用于
成分:种子含脂肪油约5%,苦杏仁甙2%,后者水解后可生成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等。此外,尚含有苦杏仁酶、苦杏仁甙酶及樱甙酶。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作用: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疗剂量的本品经口服后,其有效成分苦杏仁甙在体内缓慢水解,逐渐生成微量氢氰酸,后者对呼吸中枢呈镇静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呈现镇咳和平喘的作用。为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药。 不良反应:多服易中毒,轻
桃、杏、枇杷、李子、杨梅、樱桃的核仁都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甙酶。苦杏仁甙遇水后,在苦杏仁甙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因此误食过量可发生氢氰酸中毒。苦的杏仁比甜的杏仁毒性高数十倍,生食数粒即可出现症状。中毒原理为氰酸离子与细胞色素及细胞色素酶的三价铁结合,抑制了细胞色素氧化的作用,使组织细胞不能得到足够的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大脑首先受损,呼吸中枢麻痹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渊源。 “医之启蒙,授业解惑,一浪一朵铸可汪洋。从生活的最细微处品味中医、积累知识。一部《甄嬛传》也让我对中药产生了浓厚兴趣,且看宫廷中的生活多涉及中药,其中提到频率较高的有:麝香、苦杏仁、艾叶。 先说说麝香,起初安陵容借着“舒痕胶来害甄环,而其中含有最致命的麝香,一度使其小产却自不知原因,也因此扳倒了华妃。后来皇后以“红麝串赏以祺嫔,导致其一直未孕,直至
ae‘smakingandshortenthepreparetime.【Keywords】ultrasonicdispositionaquaarmeniacaeHCNdetermination中药苦杏仁(SemenArmeniacaeAmarum)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musarmeniacaL.var.ansu.Maxim、东北杏(辽杏)PrunusmandshuricaKoehne、西伯利亚
麻仁润肠丸是根据《伤寒论》中的麻子仁丸而制,用于大肠积热所致之便秘。 主要成分:火麻仁200g,苦杏仁100g,大黄200g,枳实(炒)200g,厚朴(姜制)100g,白芍(炒)200克。 以上六味,除火麻仁、苦杏仁外,大黄等四味粉碎成细粉,再与火麻仁、苦杏仁掺研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30~40克,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或加炼蜜90~10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可因加工不当而变绿,这是因为黄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可酶解有效成分黄芩苷元和汉黄芩碱,产生黄芩苷元汉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而黄芩苷元本身不稳定,易被氧化变绿,故常用蒸制法来消灭此类酶。又如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苦杏仁苷可分解出氢氰酸而起镇咳作用,煎煮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有利于苦杏仁酶的活性而使苦杏仁甘分解,降低了疗效,故多采用烊制法来破坏酶,破坏氢氰酸。1.2制霜对于含有油类毒性成分
【摘要】目的:研究宣肺止咳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桔梗,麻黄,甘草,牛蒡子,桑白皮,苦杏仁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各薄层定性鉴别色谱中,所鉴别的药材薄层色谱特征明显,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在(1.7078~54.6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平均回收率
第二节 植物性中毒的急救 一、苦杏仁中毒的急救 苦杏仁中含有杏仁甙,生吃后,释放出剧毒物质氢氰酸,其毒性比甜杏仁高25~30倍。它能很快破坏细胞的呼吸功能,使中枢神经麻痹。生吃苦杏0.4~1g/公斤体重,即可中毒而死。 (一)判断有食用苦杏仁的病史,常在中毒者的衣袋或场地发现有剩余苦杏仁多在食后1到数小时出现口中苦涩、头痛、头晕、流涎、恶心、呕吐、心慌、无力、四肢末端感觉迟钝,重则呼吸浅快
2治疗方法两组均按支气管肺炎常规治疗,静滴头孢噻肟钠、病毒唑,及口服复方甘草合剂等处理。治疗组佐以使用消啰灵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消啰灵药物基本组成:桃仁10g,红花8g,丹参15g,赤芍15g,苦杏仁8g,白芥子10g,葶苈子15g,细辛6g,地龙6g,炙麻黄8g等(婴儿剂量减半),以上中药由我院制剂室煎汁30ml备用。采用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制造的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儿科)
不会做化疗:维他命B17抗癌。请大量传出去!癌症在几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隐瞒……” 维他命即维生素,这个传闻连同详细帖子鼓吹大量吃“维生素B17”的防癌、抗癌作用,建议人们吃“带点苦味”的杏仁,例如中药北杏,因为里面含有维生素B17。 “维生素B17”的化学名称是“L-扁桃腈-β-葡萄糖醛酸”,据说是在上世纪由美国的小恩斯特·克雷布斯合成的苦杏仁苷类似物,而这类物质天然存在于坚果、
药将痰排出,痰排出后会加速病情好转。有的患者服药后,咳嗽量增多,误会用药错误使病情加重,故应事先向患者解释清楚。另外,咳嗽痰多,尽量避免使用黄芪,忌服粘腻食品,以防助湿,有碍痰的排出。甘草、百部、苦杏仁的药理作用中有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有碍于痰的排出,所以咳嗽痰多时,避免使用,止咳作用可用冬花、紫菀、前胡、白前替代。5体会冬季外感咳嗽用止嗽散以汤剂形式加减治疗,一般需3~12剂痊愈
小儿感寒在表,而脾胃兼有积痰者,但用桑叶一钱,苦杏仁钱半,化橘红一钱,半夏曲五分,生姜一片为引。小儿寒入营分,而腹中兼挟湿邪者,但用炙桑叶钱半,陈皮一钱,白蔻仁六分,茯苓二钱,炒薏米钱半,炙甘草五分,干姜三分为引。小儿寒邪初入,而素体兼蕴风湿者,但用桑寄生一钱,苏叶五分,苦杏仁二钱,茯苓钱半,僵蚕五分,甘草三分为剂。小儿外发假寒,而内蕴积热者,但用夏枯草钱半,桑叶一钱,淡黄芩八分,生白芍一钱,鲜
,使用时按处方混合,开水冲服即得。传统汤剂与颗粒汤剂的药效学、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已经有了一些报道[1],但有关其化学组成方面的报道较少。麻杏石甘汤一方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一书,由麻黄6g,苦杏仁9g,甘草6g,石膏24g组成,该方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之功效,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根据现代临床经验证明,石膏的用量的大小在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喘症的疗效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重用石膏能够使该方
,展开,取出,立即喷以磷钼酸硫酸溶液(磷钼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缓缓加入30ml硫酸,混匀),在105℃烘约10分钟。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炮制 苦杏仁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苦杏仁取净苦杏仁,照法(附录ⅡD)去皮。 用时捣碎。 炒苦杏仁取苦杏仁,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 用时捣碎。含量测定 取本品粗粉约15g,精密称定,置凯氏烧瓶中
如意定喘片是由蛤蚧、地龙、苦杏仁、蟾酥、黄芪、洋金花、麻黄、五味子等二十一味药材组成,具有宣肺定喘,止咳化痰,益气养阴的功能,主要用于肺气阴两虚所致的支气管哮喘,虚痨久咳,肺气肿,肺心病。本品为部颁品种,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处方与制备1.1处方[1]蛤蚧150g,蟾酥(制)9g,黄芪500g,地龙500g,麻黄500g,党参500g,苦杏仁800g,白果50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氰化物中毒发病突然,病程发展迅速,应及时论据中毒史和临床特点作出诊断,迅速救治。 (一)中毒史 化学袭击时,空气中有苦杏仁味,呼吸道无防护或防护不严,有类似中毒伤员发生;平时工业生产中,因管道密封不严有毒气泄漏、检修时违反操作规程或个人误服等接触史。 (二)临床特点 发病急骤,症状按上述四期顺序迅速发展。最初有中枢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继之喘息性呼吸困
,舌苔黄白相间,都是寒热郁肺证候。痒则有风,风为百病之长,挟寒、热、湿犯肺,则邪气郁肺,肺的宣发功能失调,因此治疗重点宣通肺气,平调寒热。自制荆芩止嗽散加减:荆芥、黄芩、桔梗、前胡、蝉蜕、金沸草、苦杏仁、远志、浙贝、款冬花、紫菀,荆芥与黄芩比例为1:2,其中荆芥、桔梗、前胡、蝉蜕、金沸草宣发肺气而散寒止咳,苦杏仁、远志肃肺温肺化痰止咳,浙贝、款冬花、紫菀润肺止咳,黄芩用量较大,可降肺泻肺气、清肺
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处方火麻仁 200g 苦杏仁 100g 大黄 200g枳实(炒)200g 厚朴(姜制)100g 白芍(炒)200g制法 以上六味,除火麻仁、苦杏仁外,大黄等四味粉碎成细粉,再与火麻仁、苦杏仁掺研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
到病原核酸。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治疗:本病主要予以抗病毒治疗[1]。健儿清解液有效成分为金银花、菊花、连翘、苦杏仁、山楂、陈皮,汲取了两大名医(朱丹溪/吴鞠通)三大经典明方(银翘散/桑菊饮/保和丸)的精华,金银花、连翘、菊花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尤其对柯萨奇、埃可病毒,金银花、连翘、菊花、陈皮、苦杏仁能促进肾
果依次为0.0318、0.0383、0.0393、0.0371、0.0389、0.0386、0.0385、0.0389、0.0391、0.0391mg/mL。 4讨论 在定性鉴别的选取上,因为苦杏仁中的主要成分是苦杏仁苷,且其他成分的含量很少,而枇杷叶中也同样含有苦杏仁苷,故未对苦杏仁进行试验;而阿胶、黑芝麻的鉴别,经过试验,阴性均有干扰;故暂未建立此3味药的鉴别方法。试验表明,上述桑叶、甘
;化、“通、“调为支气管扩张治法之纲。所谓“清,即清热,依病期及主证不同,又分为清实热和清虚热。清实热又可分为清肺热、清肝热和清胃热。肺热盛者重用桑白皮、黄芩、苦杏仁、知母、鱼腥草、金荞麦;肝火盛者加青黛、牡丹皮、栀子等。胃火炽盛者重在清泻肺胃之火,方用清胃散加减,药用生地黄、牡丹皮、黄连、石膏等;大便秘结者佐加大黄以通腑泻热。清虚热多以滋阴清热为主,其用药又
,蜂蜜15~30g,川贝母研末,加蜂蜜与水炖服,每日1次,连服20~30日。 (2)羊胆汁蒸蜂蜜:鲜羊胆汁、蜂蜜各120g,二味混匀后隔水蒸2小时,装干净瓶备用。每次15~20g,早晚各服1次,服用时间可据病情而定。 (3)杏仁萝卜炖肺:苦杏仁15g,白萝卜500g,牛(猪)肺250g,萝卜与肺洗净切块,与苦杏仁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炖至熟烂,调味服用,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30日。作者:不明
类速杀性毒剂。 氢氰酸及其盐类,平时广泛用于化纤,电镀,合成橡胶,有机玻璃、制药、肥料、冶金、灭鼠及杀虫等。在生产和使用时违反操作规程或不注意安全防护,常有中毒发生。自然界以苦扁桃仁甙(Amygdalin)形式存在于苦杏仁,樱桃、李、杏以及木薯块和根等。食后在体内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放出氢氰酸。如100g苦杏仁分解释放氢氰酸100~250mg。氢氰酸致死剂量为60mg,故口服十几颗苦杏仁即可引起儿
解,营养物质得以正常输送,有利于阻滞局部皮肤苔藓样变化,还可使邪风无以依附,瘙痒即减,正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法。3苦蝉汤的使用苦蝉汤由苦参、荆芥、防风、蝉蜕、紫草、艾叶、细辛、苦杏仁8味药物组成,共起祛风止痒、温通活血之功。使用时,水煎20min,待凉至温热后用纱布浸透,敷病灶局部30min,每日1~2次。方中以苦参为君,燥湿祛风止痒;以荆芥、防风、蝉蜕、紫草为臣,荆芥、防风
经营、使用单位仅从中药材外观形状鉴别真伪是很难的。笔者查阅了有关书籍,总结出用水溶或火烧来鉴别中药材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仪器和化学试剂,操作简单易行,供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采购及入库验收时参考。 苦杏仁味苦,正品苦杏仁数粒加水共研,有类似苯甲醛的香气;而甜杏仁味不苦,加水共研无此香气。 牵牛子正品水浸后自腹面棱线处龟裂,并有明显粘性;伪品则无此特性。 栀子果实捣烂,用水浸后,可使水液呈鲜黄色
,脉滑数。胸部正侧位片示:肺纹理增强。曾服用大量抗生素,效果不明显。辨证属痰热郁肺,肺失肃降。治以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气化痰丸加减:胆南星15g,瓜蒌30g,黄芩15g,半夏lOg,陈皮lOg,苦杏仁lOg,枳壳lOg,茯苓15g,甘草10g,蜜枇杷叶20g,牛蒡子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咳嗽稍减,原方加桔梗15g,连服6剂后。三诊,咳嗽大减痰不黄,大便通畅。原方去胆南星,续服4剂
蓖麻子仁四十九粒,沥青一两,苦杏仁十三粒(去皮尖),共捣千下,自然成膏,摊贴患又,内消瘰经验方∶土贝母、白芷各五钱,共研末,糖霜调,陈酒下三钱,重者三服即愈。又方∶胡桃一枚,劈分两半,将一半挖去肉,以蝉蜕塞实,对合,用山泥包好,存性,研细,每日服一枚,陈酒送下,服一月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蓖麻子仁四十九粒沥青一两苦杏仁十三粒(去皮尖)共捣千下,自然成膏,摊贴患处,神效。又方用如意草焙干为末,鸡子清调搽,愈。《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
遍身或腰间细白泡,形如白蛇相缠。白芨、水龙骨(即多年粪船板上干陈朽锻石更佳),共研细末,用无根水(即未落地之水)调涂。又,猪脂、苦杏仁,共捣成膏,绢包搽之。又,用一扫光调搽,俱效。又方∶明雄黄六钱,明矾三钱,共研末,津唾调涂。《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小儿因受风寒,内闭肺气,则气逆不降,呼吸气急,以致作喘,发热无汗,古法主华盖散(方见风寒咳嗽)。〔真按〕麻黄表散太过,儿体万不能支,但用嫩苏叶八分,薄荷尖五分,苦杏仁钱半,信前胡三分,冬桑叶一钱,醋炒青皮三分,引用鲜枇杷叶一片。《儿科萃精》民国陈守真公元1930年
王肯堂曰∶蛇虱遍身起如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不痛但痒,搔抓之起白。柏叶一味煎水洗。内服蜡矾丸、金银皂角丸。(《准绳》)《心法》曰∶白俗名蛇虱。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用猪油、苦杏仁等分捣匀,绢包擦。《疡医大全》清顾世澄公元1644-1911年
山栀苦杏仁(各二十一粒)北细辛(二钱)青壳鸭蛋清(一个)白萝卜(一小个)飞面(一文)连须葱头(二十个)蜜(一两)共研末捣烂。寒天隔汤炖温,敷患处,每日一换,敷三次即消。(同上)《急救广生集》清程鹏程公元1805年
小儿伤风,属肺居多。症见身热脉浮,指纹红紫而长,涕流、鼻塞、声重者是。古法主香苏散(如紫苏叶、香附、苍术、陈皮、炙甘草、姜,葱白为引)。〔真按〕风邪伤卫,卫主皮毛,内合于肺,故见上症。然单独伤风在肺,儿体柔脆,不宜过表。但用桑叶、苦杏仁、化橘红、淅贝母、炒枳壳、炙甘草,一剂风散热退为度。《儿科萃精》民国陈守真公元1930年
-冰醋酸(10:15:7: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10℃烘约10分钟。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处方麻黄1000g 苦杏仁1000g 甘草1000g 石膏1000g制法 以上四味,除苦杏仁外,其余石膏等三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50℃)的清膏,放冷,加
齐可比、计算简便的突出优点而应用于中药制剂的提取工艺、成型工艺及制剂质量等研究中。现将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1 正交试验应用概况1.1 中药提取工艺:程艳阳等以苦杏仁有效成分苦杏仁甙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媒浓度、药材处理方法、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苦杏仁甙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杏仁制成霜,95%乙醇提取2次,1h/次,6倍量乙醇为
肠通便之效。桃仁主要化学成分有脂质(如中性脂、糖脂质、磷脂)、苷类(苦杏仁苷、野樱苷)、糖类(葡萄糖、蔗糖等)、蛋白质、氨基酸、苦杏仁酶尿囊素酶等[17]。其中,苦杏仁苷(Amygdalim)属于芳香族氰苷,它在苦杏仁酶(Amygdalase)及樱叶酶(Prunase)等葡萄糖苷酶作用下,水解生成野樱皮苷(Prunasin)和杏仁氰(Mandelonitrile),有体外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对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