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灵墙为经穴别名,即灵墟[1]。《备急千金要方》:“灵墟:或作灵墙。”
穴位 | 灵墟 | ||
汉语拼音 | Lingxu | ||
罗马拼音 | Linghsu | ||
美国英译名 | Ghost Night Fair | ||
各 国 代 号 | 中国 | KI24 | |
日本 | 24 | ||
法 国 | 莫兰特氏 | R24 | |
富耶氏 | |||
德国 | N24 | ||
英国 | K24 | ||
美国 | Ki24 |
灵墟为经穴名(Língxū KT24)[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1]。灵即神灵,墟即土堆,心主神灵,神灵指心,此穴内应心脏,外当肌肉隆起处,其形犹如土堆,故名灵墟[1]。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胸闷,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哮喘,嗅觉减退,鼻炎,乳腺炎,食欲不振等。
灵墙(《备急千金要方》)。
《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痛引膺,不得息,闷乱烦满,不得饮食,灵墟主之。
灵即神灵,墟即土堆,心主神灵,神灵指心,此穴内应心脏,外当肌肉隆起处,其形犹如土堆,故名灵墟[1]。
灵,神之精明为灵。灵,星名,火星也,一名龙星,亦君火之义也。墟,大丘也,高起的土堆。虚又是中空与孔隙之象。又有居义。阳精为神,阴精为灵。心在脏属阴,在位属阳,故神与灵皆心之象也。穴与心神所居的玉堂穴平行,故名之为“灵”;居胸膺突起处,因名为“灵墟”。《道藏》所谓:“心即神灵之丘也,神藏其中”者也。与青灵可以互参,亦与神封、神藏义近。[2]
胸[3]
标准定位:灵墟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4]。
灵墟穴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1]。
灵墟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
灵墟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内筋膜。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皮肤由第二、三、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在第三肋间隙深面,胸内筋膜后面有胸膜、肺、心脏及其外面的心包膜。心脏在该左侧间隙距胸前正中线为3~4厘米。胸廓内动脉起于锁骨下动脉,在肋软骨及其之间的肋间结构的后方,和胸内筋膜、胸横肌前方下,降距胸骨两侧缘约1~2厘米处下行,并有同外静脉伴行。沿途分支至肋间隙,和胸主动脉的肋间后动脉相互吻合。膈神经位于动脉的后方下降,经肺根前面下降至膈肌、胸膜壁层、心包及膈下腹膜。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1]。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7]。
浅层有第3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分支、胸廓内动脉穿支和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分布[7]。
布有第三肋间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通过[5]。
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胸闷,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哮喘,嗅觉减退,鼻炎,乳腺炎,食欲不振等。
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等[1]。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7]。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胸胁胀痛;呕吐;乳痈[6]。
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等[1]。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以及肋间神经痛等[5]。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3. 其它:鼻炎,胸膜炎,乳腺炎,食欲不振。
都密,通谷幽门寸半开,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灵墟,神藏中俞府毕。足少阴肾经,左右五十四穴。酉时自...
旁厢各五分上膈斜经步廊穴一寸六分要分别神封向上是灵墟仰取神藏中接更有俞府在胸堂正在璇玑二寸旁从前循向...
各五分)步郎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神封二穴(在灵墟下一寸六分)灵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神藏二穴...
商曲,守石关兮阴都宁,闭通谷兮幽门肃,步廊神封而灵墟存,神藏中而俞府足。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
五穴联,五穴上下一寸取,各开中行五分前,步廊神封灵墟穴,神脏或中俞府安。上行寸六旁二寸,俞府璇玑二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