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qiāng huó
Notopterygium incisium[朗道汉英字典]
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朗道汉英字典]
incised notopterygium rhizome or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otopterygii,rhizom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cised notopterygium rhizome and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与羌活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零售指 导价格 | 类别 | 备注 |
1 | 1 | 九味羌活丸 | 蜜丸 | 9g | 丸 | 0.58 | 中成药部分 | * |
2 | 1 | 九味羌活丸 | 浓缩丸 | 3g | 袋 | 0.27 | 中成药部分 | |
3 | 1 | 九味羌活丸 | 浓缩丸 | 4.5g | 袋 | 0.41 | 中成药部分 | |
4 | 1 | 九味羌活丸 | 浓缩丸 | 9g | 袋 | 0.81 | 中成药部分 | |
5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6g | 袋 | 0.6 | 中成药部分 | *△ |
6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2.5g | 袋 | 0.27 | 中成药部分 | |
7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4.5g | 袋 | 0.46 | 中成药部分 | |
8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9g | 袋 | 0.87 | 中成药部分 | |
9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18g | 袋 | 1.7 | 中成药部分 | |
10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30g | 瓶 | 2.7 | 中成药部分 | |
11 | 1 | 九味羌活丸 | 水丸 | 60g | 瓶 | 5.1 | 中成药部分 | |
12 | 1 | 九味羌活颗粒 | 颗粒剂 | 15g | 袋 | 1.3 | 中成药部分 | * |
13 | 1 | 九味羌活颗粒 | 颗粒剂 | 5g(无糖) | 袋 | 1.4 | 中成药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羌活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宽叶羌活N.forbesii Boiss.的根茎和根[2]。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1]。
羌活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2]。
羌活为眼科常用祛风散寒药,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泪,胜湿止痛的功效:
(1)用于外感风寒所致迎风冷泪。常与防风、川芎配伍,如川芎茶调散。也可用于肝血不足所致冷汨常流,常配伍当归、川芎,如通草散。
(2)用于外感风寒,或挟湿邪所致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肩背疼痛等。
煎服:3~9g[2]。
羌活
Qianghuo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H. de Boiss.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羌活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长4~13cm,直径0.6~2.5cm,顶端具茎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习称“蚕羌”;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习称“竹节羌”。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为根茎和根。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和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和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15cm.直径1~3cm,习称“条羌”。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大头羌”。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2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花前胡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4ul,分别点于同一用3%醋酸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不得过8.0%(附录Ⅸ K)。
不得过3.0%(附录Ⅸ K)。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4%(ml/g)。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一水(44:56)为流动相;检测波畏为310nm。理论板数按羌活醇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羌活醇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羌活醇60μg、异欧前胡素3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羌活醇(C21H22O5)和异欧前胡素(C16H14O4)的总量不得少于0.40%。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本品呈类圆形、不规则形横切或斜切片,表皮棕褐色至黑褐色,切面外侧棕褐色,木部黄白色,有的可见放射状纹理。体轻,质脆。气香,味微苦而辛。
同药材。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3~10g。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uómùtōngtāng《症因脉治》卷一:方名:羌活木通汤组成:羌活3钱,木通3钱。主治:伤寒热结膀...
huózǐshéntāng《鸡峰》卷三十:方名:羌活紫神汤别名:羌活紫汤组成:羌活1两(去芦)。主治...
寒保命集》方之七味羌活膏:方名:七味羌活膏组成:羌活、独活、乌蛇肉(酒浸一夜,焙)各一两,天麻、全蝎...
óqīngkōnggāo《兰室秘藏》卷中:方名:羌活清空膏组成:蔓荆子1钱,黄连3钱,羌活4钱,防风...
uócháihútāng《伤寒大白》卷三:方名:羌活柴胡汤组成:羌活、柴胡、防风、黄芩、广皮、半夏、...
风先入。防风省风,莫要于顺气导痰;古防风汤防风、羌活各三钱,甘草一分,水煎。入麝一厘,调服。治卒中口...
洗)天麻干蝎(生用)白花蛇肉(酥拌炒令黄)甘菊花羌活防风(去芦头)芎桂心白僵蚕(生用)白藓皮木香(以...
川芎防风(各三分)甘草(炙)荆芥(各二分半)桔梗羌活(各三分)芍药(二分半)柴胡(二分)前胡薄荷黄芩...
卧不得。血风疼痛,芎人参荆芥穗;大芎散川芎一钱,羌活、枳壳、甘草各五分,赤茯苓、赤芍、酸枣仁、桂心、...
苗)本(去土)槐胶阿胶(杵碎炒)陈皮(微炒去白)羌活(去芦)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三日炒)天南星(汤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