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砂炒豹骨为豹骨的炮制品。豹骨始载于清代《医林纂要》。豹骨为猫科动物豹Panthera pardus Linnaeus、雪豹 Uncia uncia Schreber或云豹 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的骨骼[1]。砂炒豹骨深黄色,质酥脆,略有腥气[1]。豹骨味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强筋骨,祛风湿,止痛的功能[1]。经砂炒醋淬后,可增强止痛作用[1]。
3 砂炒豹骨的炮制方法
豹骨始载于清代《医林纂要》,谓其“功用略同虎骨”[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炒醋淬、油制等[1]。
净豹骨的制法:取原药材,用水浸泡,除去残余筋肉,洗净,阴干,锯段,砸碎[1]。
砂炒豹骨的炮制方法为:先将砂置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加入净豹骨段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砂子,趁热倒入醋液中淬酥,取出晾干,捣碎[1]。
每100kg豹骨,用醋25kg[1]。
6 豹骨的功效与主治
《中药炮制学》:豹骨具有强筋骨,祛风湿,止痛的功能[1]。经砂炒醋淬后,还可增强止痛作用[1]。
《全国中草药汇编》:豹骨具有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
《中药大辞典》:豹骨具有追风定痛,强壮筋骨的功效。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麻木,腰膝酸楚。
《中华本草》:豹骨具有祛风湿、强筋骨、镇惊安神的功效。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四肢拘挛麻木、腰膝酸楚、小儿惊风抽搐。
孟诜:"豹头骨,烧灰淋汁,去头风白屑。"
《医林纂要》:"功用略同虎骨。"
《药材学》:"定痛镇惊,健骨强筋。"
《四川中药志》:"追风定痛,强筋壮骨。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四肢痉挛屈伸不得。"
7 砂炒豹骨的炮制作用
豹骨质地坚硬,有腥气[1]。
砂炒醋淬或油制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并可除去腥气,便于服用,另外砂炒醋淬后,还可增强止痛作用[1]。
9 参考资料
- ^ [1]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