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百科 测评 计算器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09/12/2 18:01:49
摘要: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血管管腔,这种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在少见的情况下,脂肪、空气和羊水也可引起栓塞。图1栓子运行途径与模式图栓子的运行途径除罕见情况外,栓子一般随血流运行(图1)。左心和大循环动脉内的栓子,最终嵌塞于口径与其相当的动脉分支,大循环静脉和右心内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干或其分支;肠系膜静脉的栓子,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的栓塞。在有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者,心腔内的栓子可由压力高的一侧通过缺损进入另侧心腔,再随动脉栓塞相应的动脉分支。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生栓逆向运行,即下腔静脉内的栓子,由于胸、腹腔内压骤然剧增(如咳嗽、呕吐),可逆血流方向栓塞下腔静脉所属的分支。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血栓栓塞由血栓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最为常见,占一切栓塞的99%。肺动脉栓塞血栓栓子约90%以上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偶可来自盆腔静脉,很少来自下肢浅表静脉。较小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小分支,多见于肺下叶,因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之间有丰富
查看全文 [ 2744字 ]
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几种不同栓塞材料对照研究(pdf)【摘要】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肝脏血管瘤几种不同栓塞材料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治疗肝血管瘤26例,瘤体8.5cm×7.5cm×7.0cm~22.0cm×20.0cm×12.0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灌注不同栓塞材料,其中4例单纯应用未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7例应用无水乙醇与明胶海绵颗
【摘要】目的研究多种栓塞物质联合应用介入栓塞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消化道出血及盆腔大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止血治疗,并对单一栓塞物与多种栓塞物联合栓塞疗效进行比较与观察。结果34例多种栓塞物联合栓塞止血无1例有再出血情况发生。结论多种栓塞物联合应用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出血性疾病,方法简单,疗效确切,痛苦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种栓塞物;联合;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 介入栓塞治疗的出
【摘要】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改良技术(IPSE)对防治栓塞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09年8月22例不同病因的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为细小明胶海绵颗粒,经无水酒精处理,混合利多卡因,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末梢分支栓塞,栓塞范围约为30%~40%,检验栓塞前后血常规变化,并观察栓塞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PSE术后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
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脑栓塞1例(pdf)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有许多并发症,但栓塞术中并发脑梗死的病例却十分罕见,我院于2005年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 患者,男,62岁,因双下肢水肿1月余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肋下2cm、剑突下8cm,双下肢Ⅱ度凹陷性水肿。B超提示:肝右叶实性占位,腹水,脾大。腹部CT诊断肝右叶膈下巨块型肝癌,大小12cm×10.5cm×9
【摘要】目的探讨用无水乙醇加丝线粒沫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咯血的临床机制、安全性、栓塞技术与疗效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17例中、大量咯血病例,均经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成功,全部采用“抗生素→无水乙醇→丝线粒沫/明胶海绵粒”栓塞病变区域分支血管;全部病例随访6~36个月。结果17例均即刻止血,复发1例(5.9%)。术后1例(5.9%)出现声音嘶哑(左侧声带麻痹)。结论“抗生素→无水乙醇→丝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灯心草作栓塞剂对肾肿瘤术前栓塞的应用。方法将直径0.2cm的长条状灯心草剪成长1cm的段包好,高压消毒备用。采用Seldinger方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病变侧肾动脉数字减影,了解肿瘤供血情况。灯心草在碘油或76%的泛影葡胺中浸泡,然后放入注射器前端推入所选择的动脉。所用数量根据栓塞情况而定,直至满意为止。结果4例肾肿瘤栓塞后重复造影,均显示栓塞效果满意,其中3例低热并肾区
2008年05月26日《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27卷10期-649-653页医学空间(MEDcyber.com)5月26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比较经皮经肝α-氰基丙烯酸(TH胶)栓塞与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及金属钢圈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将7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为经皮经肝TH胶栓塞40例(TH胶栓塞组)和经皮经肝无水乙醇、明胶海绵和金属钢圈栓塞36例(对照组),两组均联合部分脾
3月27日出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左侧面瘫,左侧偏瘫,左侧肱、桡动脉搏动消失,左侧上肢血压测不出,左侧肢体皮温降低。右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达200/80mmHg,心率130次/min,诊断考虑心源性脑栓塞,左上肢动脉栓塞。行头颅CT示,右侧额顶叶出血性脑梗死,加用脱水剂、利尿剂、降压、给氧、导尿等治疗,半个月后病人神志转清,无头痛,能平卧,言语吐词清楚,吞咽无困难,口角无歪斜,左侧肱桡动脉搏动恢复,
2006年07月10日中国医药报42血管内技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最常用的栓塞材料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由于NBCA配比复杂,注射速度难于控制、存在滞管风险,除非术者具备大量操作经验和高超技巧,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栓塞效果,限制了其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应用范围和深度。近年来一种新型非粘附性液体栓塞剂Onyx用于临床。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教授等在此次大会的动静脉畸形论坛上介绍了这一新
(1)50%葡萄糖30~60mL加125单位凝血酶。 (2)明胶海绵小块。 (3)自体血凝块及肌肉碎块。 (4)十二烷基聚乙二醇。 (5)氰基丙烯酸丁酯(液体粘合剂,TH胶)。 (6)钢圈。 (7)硅橡胶小球。 (8)羊毛或棉线条。 (9)氧化纤维。作者:不明
【摘要】目的探讨致命性大咯血经导管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大咯血行介入治疗患者做回顾性分析。血管栓塞采用以明胶海绵颗粒血管逐级栓塞为主(部分加用弹簧圈栓塞)的方法。结果栓塞技术成功率和即时止血率均达100%。近期复发1例,远期复发率14.3%(4/28),均经再次介入栓塞后止血。全组病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以明胶海绵颗粒血管床逐级栓塞为主的方法是治疗大咯血和咯血复发安全、有效、经济的治
【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2例骨盆骨折并发盆腔大出血休克的患者,急诊行出血动脉和(或)髂内动脉主干栓塞术,伴有肝脾破裂患者同时行肝脾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技术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确定出血血管后,超选择插管至该血管,以相应栓塞材料进行栓塞,再次造影证实栓塞效果。结果19例患者可见明显的对比剂外溢,出血动脉为髂内动脉主干5例,臀上动脉8例,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微簧圈(Guglie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在全脑血管数字减影(DSA)造影确诊监视下,经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3例择期,3例72h内急诊手术栓塞治疗。结果成功栓塞6例颅内动脉瘤,5例100%栓塞,1例95%栓塞。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Endovascularembolizationt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盐酸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导管行肿瘤血管栓塞(TAE)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用盐酸平阳霉素8~24mg与碘化油乳剂5~20ml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其中5例行肝右后段动脉瘤区栓塞,2例肝右前段动脉栓塞,1例行肝左内段动脉瘤区栓塞。栓塞后肿瘤血供中断、瘤体缩小及肿瘤区内碘化油聚集。结论盐酸平
【摘要】目的研究超超选技术在小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小肝癌应用超超选技术进行81次节段性化疗栓塞术。其中,多发者和多支动脉供血者,行多支供血动脉超超选。瘤内动静脉瘘者行无水酒精栓塞术后,再行化疗栓塞。结果25例富血供者瘤内碘油沉积完全、密实,3例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癌中心组织及包膜浸润完全坏死。肝功能损害轻微。结论超超选技术可明显提高小肝癌化疗栓塞的疗效,肝功能损害轻微,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人采用下腔静脉滤过器置放、溶栓、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抗凝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临床症状和胸片的病灶变化判断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人临床症状缓解,胸片示病灶消失或明显缩小。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效果好的方法,可改善其疗效。CombinationofChine
【摘要】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瘘(PAVM)的介入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例经影像学明确诊断的PAVM采用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即时造影复查栓塞效果。栓塞材料使用弹簧钢圈、无水乙醇或明胶海绵。术后随访1~5年。结果7例PAVM中简单型4例,复杂型3例;发现病变(畸形血管团)16处(16/7),供血动脉23支(23/7),其中1支(1/23/7)为支气管动脉参与供血。栓塞全部靶血管(23/23),其中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三明治法脾动脉栓塞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2例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男7例,女25例,年龄13~56岁,平均32.5岁,用PVA颗粒、长春新碱、甲基强的松龙行三明治法脾动脉栓塞,分别在术前、术后1天、3天、7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观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分别在术前、术后7~14天
gAiWanmoderateoradvancedprimarylivercancer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bizationtherapeutics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方法是治疗中晚期肝癌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等多种毒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旨在通过养肝抗癌丸联合TACE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机理研究,探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最
肢体静脉炎是造成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静脉滤过器安置在腔静脉内能阻断血栓入心的通路,从而达到预防肺栓塞的目的。 1静脉滤过器(Filten)主要有以下几种 1.1Motin-UddinFilten含6根支架呈多孔盘状,它的隔阻血栓率达100%,但缺点是植入腔静脉后不能收回,且仍发生血栓填塞,有人统计它的腔静脉闭塞发生率高达60%~70%[1]。该Filten收折时体积较大,植入时需24F套管。
处理。但是,有些病人好了,而有些病人则不能奏效,或即使当时病情好转,过后很快又加重,这是什么原因?有胸闷、心慌、憋气症状的患者并非都是心脏病发作,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另一个危险而容易被漏诊的疾病——肺栓塞。肺栓塞,简单地说,就是有血栓堵住了肺动脉,造成相应肺组织缺血,从而不能进行气体交换,严重时会造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甚至猝死。这是一个常见而又为许多人不认识的疾病,发病率高,病因涉及内科、外科、
2005年04月06日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Vol.23No.12P.864-866(西安)为了研究经导管动脉单药栓塞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并与化疗药物常规用法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比较,探讨适合老年人肝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方案,治疗组4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用表柔比星40mg与碘化油配制成碘油-化疗药物乳化剂,经导管向肝癌供血动脉注入,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该动脉;对照组42
肺栓塞,积极进行抢救。约10min后,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即行心肺复苏,给予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以及药物治疗。30min后心电图仍示直线,抢救无效,宣布死亡。尸检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主干栓塞。2讨论下肢深静脉的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主干栓塞,使肺动脉阻力骤然升高,造成急性右心衰竭;同时左心室回心血量严重不足,射血锐减使心肌及全身各个脏器缺血缺氧,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患者猝死。血管内皮损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具有发病急聚、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能及早发现病情,早期诊断,正确诊断及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妇产科1990年5月~2004年11月共分娩11200例,羊水栓塞7例,发生率为0.063%,现将7例羊水栓塞观察、抢救及护理作总结报
【摘要】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超选择插管联合栓塞肝动脉-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89年5月~2002年4月13年间109例原发性肝癌,应用常规导管、微导管或球囊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阻断其血流,使注射栓塞剂时不产生逆流,将全部动脉肿瘤血管、病变周围正常的小动脉及肝实质和门静脉分支栓塞。栓塞治疗1~4次后(25~121天,平均92.5天)接受二期手术切除15例,并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1、2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4年10月,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后并发肺栓塞4例,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3例康复出院,1例误诊为过敏性休克延误抢救死亡。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最大47岁,最小38岁。术前有高血压病史者2例,中度贫血1例,轻度贫血3例。术后5天发病3例,6天发病1例。诱因:手术创伤及术后卧床,加之患者对手术和术后疼痛恐惧心理较重及过度用力等。症状及体征:均突感呼吸困难、头晕,继
心房纤颤是导致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0年1~2003年7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706例,其中风心病房颤脑栓塞34例,冠心病房颤脑栓塞72例,现将10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06例房颤均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证实,脑栓塞均经脑CT确诊。其中风心病房颤脑栓塞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35~58岁。冠心病房颤脑栓塞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48~82岁
(LiverInt,2004;24(3):210-215)经动脉化学栓塞(TACE)是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治疗措施,但是用于TACE的大量放射性对比剂能够造成肾功能障碍。1.5mg/dl)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在进行TACE的140例患者中,12例(8.6%)发生ARF。单变量分析显示,治疗次数(2.3±1.4比1.3±1.6;P=0.013)、Child-PughB级(50%比21%;P=0.
难,胸痛,晕厥和休克,或伴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下肢肿胀,疼痛等;(3)结合基本检查:D-二聚体升高,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动脉肺泡氧分压差增大。彩超示右心房血栓,肺动脉主干及其左右分支栓塞,右心室扩大,室间隔左移,右心室运动减弱,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压增高等,深静脉血栓形成;(4)经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1个肺段或更大的局限性灌注稀疏区或缺损,而通气扫描正常;(5)CT肺
【摘要】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栓塞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中,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前存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31例,在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下腔静脉滤器全部安全置入肾静脉下方的下腔静脉内,随访1~35个月,滤过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对恶性肿瘤合并血栓塞性疾病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能安全有效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肺栓塞是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的病理过程。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50岁以下较少见,与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系统血栓及骨折、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大手术后、肺癌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了凝血机制和损伤了静脉内膜时,均可形成静脉血栓和部分病历发生肺栓塞[1]。我院于2001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8例肺栓塞患者,经抗凝、静脉溶栓
2005年02月18日中华护理杂志2004Vol.39No.6P.417-418通过改进对胸部肿瘤病人开胸术后肺栓塞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降低了胸部肿瘤病人行开胸术后肺栓塞发生率。他们采取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肺栓塞症状,指导病人在全麻清醒后即开始进行各种主动和被动活动,穿防血栓长袜,减轻术后疼痛、调节饮食、防止便秘。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从1998年1
中华肿瘤杂志2004Vol.26No.9P.558-561为了探讨肝癌患者在肝癌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干扰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和门静脉化疗(PVC)对预防术后复发的价值,在75例行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第2周末和第4周末分别给予PVC和HACE,其中33例在术后第2周给予干扰素治疗。随访比较干扰素联合HACE和PVC与仅应用HACE和PVC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
,右乳腺癌切除术后,精神不振卧床10天。首次下床活动后,忽发胸闷、气短、晕厥、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周身湿冷。当时测血压60/40mmHg,随之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临床高度疑诊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立即予尿激酶150万U静点30min,血压立即恢复。但45min后右胸部术区大出血,血压再度下降。考虑尿激酶溶栓出血,立即予止血,EDTA静点治疗,并输注新鲜血浆。
增强,且肿大的脾脏也使大量血细胞滞留其中,均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传统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脾脏,但脾脏又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全脾切除后势必将使免疫功能减弱、过滤功能丧失、爆发感染的机会增加,而介入部分脾栓塞(partialsplenicembolizaˉtion,PSE)既能消除脾亢,又能保留脾脏免疫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的优点,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为了更好进行PSE治疗,提高治疗
肾内动静脉瘘畸形(AVM)反复间歇性无痛性血尿被误诊为“肾肿瘤、膀胱肿瘤、肾结核、紫癜性肾病”,经肾动脉造影确定为AVM。方法5例超选择将导管尖端置于病变供血动脉近端,分别给予明胶海绵、真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于出血栓后当天停止,血尿消失,取得临床介入治疗止血的满意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栓塞治疗较手术治疗简单、安全、损伤小、疗效确切,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肾组织,术后副反应小。 本组
【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宫术安栓塞肛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对50例早孕妇女术前15min肛门塞宫术安栓1粒后,在常规消毒的同时,静脉注射异丙酚。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程度,人流综合征(PAAS)发生率及异丙酚用量。结果异丙酚联合宫术安栓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宫口松弛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无1例发生PAAS。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异丙酚联合宫术安栓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即是经皮穿刺左右两侧股动脉置管,导管在髂动脉内成袢后造影,选择性左右两侧子宫动脉注药治疗,从而使之闭塞,供血中断、肌瘤萎缩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新技术,比较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我院于2003年5月份开展子宫肌瘤栓塞治疗5例,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已婚育儿,年龄38~54岁,平均45岁,月经过多,痛经4例,1例绝经1年,出
2005年05月31日EurRespirJ2005;25:843-84813一部分的肺栓塞(PE)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ECG异常,迄今还没有大样本的系统研究过其对于预后的价值。美国一所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针对508名急性大血管PE患者特异病理性ECG改变对于早期死亡(30天)的影响。研究表明,死亡患者出现房性心率失常、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低电压、III导联和aVF导联假性心肌梗死表现(Q波)和左心前
2005年04月29日中华肿瘤杂志2004Vol.26No.9P.558-561(广州)为了探讨肝癌患者在肝癌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干扰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和门静脉化疗(PVC)对预防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者对75例行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术后第2周末和第4周末分别给予PVC和HACE,其中33例在术后第2周给予干扰素治疗1周。72例患者获随访3年以上,比较干扰素联合H
D-二聚体阴性可除外肺栓塞,所以D-二聚体阴性的肺栓塞较少见,往往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5例误诊病人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24~72岁,平均48岁。1例胆囊切除术后3天发病,1例前列腺切除术后第7天发病,1例分娩2天后发病,1例子宫、肠修补术后3天发病,1例无原因发病,但曾患冠心病房颤。5例病人均无急慢性呼吸道疾患,病初都曾考虑肺栓塞,但
【摘要】目的观察肺栓塞时心电图RaVR的改变,探讨心电图aVR导联中R波振幅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不同发病时期和溶栓后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测量aVR导联中R波幅度和相应时期的肺动脉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肺栓塞病人,随着动脉压升高,RaVR振幅增高,溶栓治疗后,肺动脉压下降,RaVR振幅降低。结论RaVR振幅变化,反应了肺动脉压的高低,可以作为
2005年06月24日中华护理杂志2005Vol.40No.2P.106-10716(山东)为了探讨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栓塞联合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研究者对45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术中配合要点,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45例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成直线,出血停止,且半年内无复发。可见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栓塞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成功
期前收缩3例。胸部影像学检查:31例X线胸片肺野出现片状、斑片状阴影21例,呈典型楔形阴影、尖端指向肺门4例,患侧膈肌抬高、肺盘状不张8例,胸腔积液8例,右下肺动脉横径增宽4例。 表131例老年肺栓塞症状和体征(略) 1.3诊断情况31例中仅有9例在24h内根据临床表现、胸部影像检查及选择性肺动脉造影、ECT等确定诊断,占29.03%,发病后2周内确诊率64.52%。患者院内外误诊为其它疾病2
【摘要】目的研究用选择性介入留管灌注治疗周围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周围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人随机分两组。介入组采用动脉穿刺并留管灌注尿激酶,对照组静点尿激酶,疗程为10天。疗前疗后,通过多谱勒超声,数字剪影血管造影的检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介入组临床治愈55%,显效35%,好转1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35%,显效15%,好转40%,总有效率90%。结论选择性介入留管
1.概述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为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 PE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美国日静脉血栓(PE.及深静脉血栓)住院人数650000/年,死亡人数50000人/年,其死亡率占全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1]。PE发生人数据估算大约65000
跃期停滞”行剖宫产术。术中切开胎膜后有约100ml清亮羊水溢出,娩出新生儿后患者主诉胸闷,呼吸困难。紫绀不明显,血压100/70mmHg,脉搏:120次/min,弱;右肺下野可闻及湿罗音,初诊“羊水栓塞”。立即高浓度面罩给氧,流量为5~10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双通道开放:氨茶碱250mg加入5%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推;氢化考的松5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血定安500ml快速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呼吸道常见病之一,病情重、预后差,临床上目前缺少成熟诊治常规。我们2002年6月~2004年6月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痰汤治疗PTE2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24例对照,疗效显著,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中医辨证为痰浊壅肺、瘀血阻络型非大面积PTE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41~74岁
2005年02月21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Vol.13No.9P.595-597为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有学者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46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成功栓塞达100%有136例,栓塞达90%以上9例,栓塞达90%以下1例。全组手术死亡4例;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出血9例
【摘要】目的进一步观察肝动脉灌注术(TAI)和肝动脉栓塞术(TAE)各自的疗效。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24例,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即TAI+TAE,来达到治疗效果。结果共行TAI+TAE24例,其中TAI+TAE16例,单纯TAI8例。术后16例行TAI+TAE出现持续发热1~7天,而8例单纯TAI未出现发热,腹痛等。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进行灌注+栓塞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
2005年02月21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Vol.27No.2P.93-96为了比较治疗肺血栓栓塞症(PTE)时尿激酶(UK)2h和12h溶栓方案的溶栓效果及特点,将17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UK2h溶栓组(UK2h组)6只及UK12h溶栓组(UK12h组)6只。利用新鲜放射性血栓PTE模型对两种UK溶栓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模型的溶栓率用核医学的感兴趣区技术(ROI)及离体测定两种方法计算。